作为一家曾在业内曾颇有知名度的老牌乳企,“致癌门”事件的发生,让数年前中信资本主导的针对
作为南山
亚华乳业停业整顿
昨日下午,长沙市食安委对外公布,经长沙市质监局初步查明,经长沙市质监部门调查核实,涉及亚华乳业生产的5批次不合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生产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该企业生产记录显示,共计生产量为31.4778吨,主要销售区域为湖南省和广东省,“涉毒”南山倍慧奶粉检出黄曲霉毒素M1的原因为:奶牛在喂养过程中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所致,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被羟化而生成黄曲霉毒素M1,主要存在于乳汁和尿液中,具体原料来源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全面追查。而针对“涉毒”南山奶粉事件,长沙市质监部门已责令亚华乳业有限公司停业整顿,对不合格产品启动召回工作,统一依法销毁,并对亚华乳业库存原材料及近期生产的库存产品55100袋(厅进行封存抽检。同时,长沙市工商部门已对市内在售的问题奶粉进行全面清查下架,并对流通环节乳制品开展黄曲霉毒素M1专项抽检。
质检总局昨天下午的一份通报中对此表达关注,这份通报称,质检总局高度重视南山黄曲霉毒素M1含量超标这一情况,立即通知湖南省质监局进行调查处理,湖南省质监局已责令企业全面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产品。
亚华乳业昨日晚间发表致歉声明称,初步查明,这5批产品黄曲霉素超标的原因是当地部分奶牛食用了霉变饲料,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使原奶中的黄曲霉毒素超标而导致。该公司表示,从即日起召回全部问题产品,全面接受消费者及销售商对问题批次产品的退货;暂停生产;对现有库存产品封存,并送样到第三方权威部门进行检测,确保出厂产品合格;以原料、检测手段、生产工艺为重点,针对公司产品所有生产流程开展全面自查,并全面整改;积*配合相关职能机构开展调查。
南山品牌前世今生
业内人士指出,南山这一老牌国产奶粉品牌背后的亚华乳业公司在业内有乳业“黄埔军校”之称,一些离职高管曾创办了澳优乳业等乳企。
市场调研公司欧睿的数据显示,2007年,亚华乳业以4.5%的份额位列婴儿配方奶粉销量的第10名,而在2008年这一数字下跌到3.4%。
作为南山奶粉的生产商,亚华乳业曾是湖南上市公司SST亚华旗下资产。2004年开始,身为“鸿仪系”的SST亚华连续亏损,同时存在大股东占款及巨额担保的问题。为启动股改并避免退市,公司开始寻求重组。在此之后,圣元和完达山都向SST亚华表达了重组意向。
对于SST亚华的重组主要分成清壳、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等步骤。中信资本以5.7亿元及承担若干债务收购SST亚华旗下南山婴儿配方奶粉及乳制品业务****权益,将乳业资产和实业彻底剥离,生物药厂资产出售给公司原控股股东农业集团,留下一个8000万元现金的“净壳”,由浙商集团及相关公司接手;同时,重组方浙商集团等将旗下拥有的国际嘉业、中凯集团、名城集团等5家房地产资产注入SST亚华。
由此,浙商集团成为SST亚华的控股股东,SST亚华摇身一变成为一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而亚华乳业则成为中信资产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圣元方面也曾经因为看好SST亚华的乳业资产一度参与对其重组。2006年12月,SST亚华停牌后,圣元方面提出通过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重组SST亚华,提出将相关房地产业务注入,而SST亚华乳业相关资产全部剥离给圣元关联企业。但*终这一计划胎死腹中。这期间,SST亚华因为从2006年底开始长期停牌超过两年时间而错过上一轮牛市。
作为一家PE机构,中信资本斥巨资成为亚华乳业的股东,其未来的退出方式备受关注。2008年5月,中信资本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参与SST亚华重组的着眼点就是乳业。有媒体报道,中信资本方面的设想是推动亚华乳业在香港主板上市。据中信资本的网站介绍,其曾参与了对光明集团旗下冠生园的投资。
2004年SST亚华乳业板块就实现主营收入7.41亿元。2005年,其乳业板块收入更是达到8.59亿元,这两年毛利率更是一直维持在45%左右。2005年SST亚华旗下乳业对利润率的贡献超过60%。市场中曾有对中信资本收购亚华乳业资产的估值偏低的质疑。
资料显示,中信资本成立于2002年,现有股东为中投公司、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等,目前管理资金约4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