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部分
在记者采访中,专家表示,要判断水果是否安全,关键是看其农药残留的量是否超标,而决定农药残留超标与否,关键是其*后一次接触农药到进入消费市场之间的时间,是否达到安全间隔期。
药袋苹果需跟踪监测
既然有了双层纸袋,那么,果农又为什么要用药袋呢?
董金狮指出,因为普通纸袋套在水果上不可能是全封闭的,还是会有虫子可能爬进袋子里,蛀坏果实,因此一些果农会使用药袋杀灭虫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也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苹果套袋之后,袋内的湿度增大,被细菌病害感染的概率相对增大,比较常见的就是苹果可能长黑点。退菌特、福美胂都是常用的杀菌剂,往果袋里涂上调配比例合适的稀释药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细菌滋生,降低对苹果的危害。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批准"药袋"生产,少数农民使用的"药袋"多为小作坊生产,调配比例不一致,套用"药袋"后实际效果差别较大。
栖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称,"药袋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个别果农使用药物套袋,所用药袋是将农药稀释后,利用改进的果袋机滚动涂抹在果袋内袋上。栖霞市不少果农称,觉得使用了这种药袋后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长出来的苹果品相好,其他则和普通纸袋没区别。
束怀瑞称,退菌特和福美胂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特别是福美胂,在防治苹果腐烂病上,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在套袋流行之前,这两种药都是直接往树上喷,苹果直接接触,通常只要在采摘期前60天停止施药就可以,不影响苹果的正常食用。
不过,束怀瑞指出,对于农药使用剂量及对应的作物品种,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往果袋里直接抹药,国家没有规定和标准,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而且,由于作坊"药袋"生产标准不一,对于套用"药袋"后的苹果是否有害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跟踪检测,*好的办法还是禁止这些不合标准的"药袋"上树。
套袋果实更好看
烟台苹果套药袋的消息曝出后,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很多疑问浮现:苹果为什么要套袋?套药袋又是为了什么?这样的苹果是否安全?
环保专家董金狮告诉记者,果农给水果套袋,主要基于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防止虫蛀,另一个是为了让水果着色更均匀,卖相更好。因为自然生长的苹果往往是光照的那一面颜色较深,而未接触光照的另一面颜色较浅。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喜欢色泽均匀、卖相更好的苹果。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刘成连也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苹果套袋在我国是一个传统栽培技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苹果套袋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研制了双层纸袋,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解决红色苹果的着色问题;第二是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果实套袋之后,生长过程与农药直接接触少,能够减少农药残留;第三是为了防止食心虫。上世纪90年代,我国苹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在胶东地区大面积使用果袋,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他还指出:"在现阶段,为了保证苹果健康生长,还没有一项措施,能够代替果实套袋。"
网上叫卖各种水果套袋
事实上,在水果生长过程中被套上袋子的,并不仅仅是苹果。葡萄、桃子、梨、枇杷、香瓜等在生长过程中也常常离不开套袋。
6月14日,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水果套袋",立刻显示出各种水果套袋产品,有葡萄套袋、香瓜套袋、枇杷套袋、芒果套袋、柚子套袋、石榴套袋、梨套袋、苹果套袋等。
在一南通卖家售卖的"双层桃子果袋",记者看到,标价为0.06元,并称产品可"防止病虫害对果实的损伤及减少病菌感染,杜绝果蝇鸟兽危害;减少喷药(农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缔造绿色健康食品;透气性、透湿性良好,促进果粒生长;透光度适中,可更好地促进着色,促进糖度上升,促进提早成熟;经特殊拨水剂处理,拨水率的持续效果更高,更耐风雨;除袋后的果实表面光洁,色泽鲜艳。"
一山东烟台卖家销售的葡萄套袋除了上述说明外,还特意指出其产品"经特殊防虫剂处理,能更有效防止虫害。"
也有卖家抓住这个卖点来销售,一山东烟台卖家就称自家店铺销售的是"烟台海阳产非药袋苹果",并称消费者可"吃得放心".
关键要看安全间隔期
尽管专家指出,这种带着药袋长大的苹果是否有害,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跟踪监测。不过,在记者采访中,多名专家一致认为,判断水果是否安全,关键是看其农药残留的量是否超标,是否达到"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从*后一次施药至收获、消耗作物前的时期,即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大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以及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等不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在农业生产中,*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
记者查询相关标准后了解到,水稻小麦等安全间隔期多在15至30天,而常见蔬菜水果在7到15天。具体到苹果,如果施了73%克螨特乳油,安全间隔期为30天;使用40%乐果乳油是7天;50%杀螟松乳油是15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是20天;2.5%敌杀死乳油是5天;20%速灭杀丁乳油是14天;20%灭扫利乳油是30天;5%来福灵乳油是21天;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是7天;50%溴螨酯乳油是21天;使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安全期则长达45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告诉记者,真正的有机水果、蔬菜产量很少,而且价格非普通大众能接受,因此市面上大多数蔬菜水果是需要使用农药的。因此,消费者要对农药的使用有正确认识:评价蔬菜是否安全的标准不在于有没有用农药,而是农药使用是否规范、残留是否在允许范围。
需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
6月11日,媒体曝光烟台苹果主产区部分果农使用加药果袋,12日下午烟台市政府回应称,农业部连续两年的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监测,烟台苹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均达到****.
董金狮指出,农药残留不等于农药超标,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各国在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时,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只要检测残留量低于标准,则可以放心食用。
不过,他也表示,由于目前现实中使用的农药种类在不断变化,甚至有的进口农药在国内市场原本就不存在,而国家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检测机构的仪器和技术则相对落后,检测方法有限,导致有些农药残留未被列入检测项目,或者无法检出。
董金狮表示,有关监管职能部门应对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所有过程进行备案,并不断完善相关标准,提高检测技术。同时,如果发现有使用违规农药的情况,应该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严加处罚,"要预防,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查".
怎样才能吃得放心?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农药残留,何计国认为,尽管大多数蔬果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其所含农药量也不足以对健康构成损伤,但这些物质*终还是要通过肝、肾代谢,摄入越多,肝肾负担就越重,因此还是要尽量减少摄入。
蔬果买回家晾晾再吃
很多人都喜欢每天买菜买水果,图的就是两个字--新鲜。不过,为了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守住"安全间隔期"这条准则,消费者不妨留个心眼,多给买回的蔬菜制造几天"安全期".
专家提醒,除了违规使用高毒农药引起的残留严重超标,更应警惕的是种植者为了加快销售而无视安全间隔期的无良行为--虽然使用的不是违禁农药,但没有达到安全间隔期就上市,一样会导致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因此,董金狮提醒,买回家的蔬菜水果*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以后再食用。
专家提醒,在温度较低、蔬菜不易腐烂的秋冬季节,消费者将蔬菜水果买回家后不妨放在自然流通的空气中放上几天,尤其是卷心菜、大白菜、韭菜这类绿色蔬菜,可以加速残留农药的自然分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蔬菜在外面放上几天也不会腐坏,可以多用此方法。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如果担心腐烂,可以放在空间较大的冰箱里冷藏几天,只要保持内部空气流通,也能帮助残留农药的挥发。
长时间浸泡也有风险
很多人洗菜,喜欢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为这样更干净,吃起来放心。其实蔬菜长时间浸泡再洗,并不能够洗净农药残留,甚至还会使致癌物亚硝酸盐增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表示,他并不认可浸泡蔬果来去除农药残留的方法。虽然目前能找到的数据证明,蔬菜通过浸泡,可以把大部分表面上没吸进去的农药去掉。但是,一旦蔬菜水果有所破损,浸泡反而会将农药吸入细胞中,无法去除。
他告诉记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戴蕴青实验还表明,不管是用盐水、碱水或是洗涤灵浸泡,效果的差异并不是非常大,而且20分钟以上的浸泡不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指出,*近他们学院的本科生毕业研究也证明,对于菌类食品,浸泡并不能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而且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发现,浸泡蔬菜还会增加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用清水浸泡20分钟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于用洗洁精洗过,然后再漂洗干净的蔬菜。研究认为,可能因为浸泡是一种无氧状态,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亚硝酸盐在蔬菜中的含量。另外,长时间的浸泡还可能使蔬菜的叶片破损,增加营养损失。
何计国提醒,将蔬菜水果切成小块浸泡会导致农药渗入,*好的方法是保持蔬果的完整,用流水冲洗。清洗蔬果时,*好用流水反复冲洗3~4次,尽量避免浸泡,如果非要浸泡,时间也不要超过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