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青岛气温近日一举冲破30℃大关,冷饮摊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记者走访冷饮市场发现,不少冷饮品牌的产品单从名称上就十分接近,
包装相似如孪生
昨日,兴隆路上一家冷饮批发店老板马贺告诉记者,从上周开始,几乎每天都能卖出两千多支,其中伊利、蒙牛卖得*好,能占到总销量的80%以上。不过,记者打开这两个品牌的冷柜发现,里面的冰糕有半数以上包装
、名字相似。 "去年蒙牛的绿色心情卖得不错,今年伊利就出了绿色情怡;去年伊利的
价差较大市民有点晕
"真是怪了,一会儿批发0.8元/支,一会儿批发1.2元/支,怎么同是玉米雪糕价格差了这么多?"正在批发雪糕的市民林女士对店主的报价感到奇怪。店主无奈地解释说,便宜的是蒙牛的玉米棒,贵的是伊利的玉米香,两款包装、名称以及口感都相似,也难怪市民会搞混。
采访中,不少冷饮批发店的店主都表示,除了长得像,蒙牛、伊利产品在口味上也有雷同。在今年的新品开发上,蒙牛和伊利就不约而同地将目标瞄准了水果口味。而根据消费者的反映,蒙牛的草原酸奶和伊利的蒙古酸奶雪糕、蒙牛的冰+系列和伊利的冰工厂系列、蒙牛的巧脆兹和伊利的巧乐兹口味确实差不多,凭口感很难分辨,但在价格上却有大概50%以上的差距,如蒙牛绿色心情卖1.5元/支,而伊利却卖1元/支。
对于冷饮市场的 "模仿秀",岛城一位常年从事冷饮批发生意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冰淇淋口味已经进入了研发的瓶颈,现在各家都很难找到突破,研发出更新的冰品,只是在口味上不断微调。与此同时,冰品的同质化更为严重,一些成功的冰品被迅速克隆。另外,张先生表示,厂家之所以爱好"模仿",是因为产品能够很快找到合适市场,省下"试验"市场的时间和资金。(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