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保粮”新答卷—河南夏粮连续八年增产背后

百检网 2021-11-15
 

    郑州7月29日电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10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到618.14亿斤,较上年增加5.14亿斤,增长0.8%;平均亩产776.6斤,较上年增长0.5%。这也是该省夏粮总产量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我国**产粮大省,河南省夏粮生产缘何连创丰收神话?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试图破译隐藏在“中原粮仓”背后的“丰收密码”。

    一场来之不易的丰收

    *近下了几场暴雨,这让柳学友格外关心玉米的长势,每天都要到地里查看。他说:“今年小麦完成了颗粒归仓,如果秋粮稳产,全年的丰收就到手了。”

    47岁的柳学友是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张庄村农民,今年一共种了3000亩小麦。尽管因为受到雨水和前期低温冻害的影响,部分地块减产,但是平均下来亩产仍然达到800斤,总产240多万斤。

    作为一名种粮大户,柳学友的梦想是要耕种5万亩地。“要当上全国的麦王,那我才高兴呢,那干起来才有劲呢!”

    柳学友的故事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在河南省浚县王庄乡,经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小麦专家实打验收,当地3万亩连片高产示范方小麦平均亩产611.6公斤,首创3万亩以上连片小麦平均亩产超600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财教授认为,河南省小麦再获丰收,而且首创3万亩连片小麦平均亩产全国*高纪录,这意味着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而且为我国整乡、整县建制开展高产创建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了解河南夏粮生产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何等来之不易的丰收。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说起河南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耳熟能详的概括往往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但从去年11月中旬以后,全省连续出现多次寒潮,低温持续时间长,全省小麦提前半月进入越冬期,造成大部分小麦冬前生长量普遍不足,全省一、二类苗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

    “可以说,去年以来的天气条件不但没有帮上忙,而且还在添乱,由此造成小麦冬季苗情成为近年来*差的一年。”魏仲生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获得丰收谈何容易。”

    有关专家认为,在今年我国南方先遭遇特大旱灾,后又出现持续暴雨,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农业大省河南夏粮的再次丰收,不仅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应对通胀预期也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科技并重 丰收有了“双保险”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河南始终肩负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重大政治责任。尤其在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冬春连旱,造成当地农业减产的严峻形势下,河南更是紧绷粮食生产这根弦,切实把粮食生产摆到突出位置。

    据悉,全国春季农业生产会议之后,河南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实施了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今年夏粮总产要继续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要继续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并从强化抗灾能力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强化技术措施落实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

    总结河南省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的经验,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表示,“一方面,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科学应对抗灾减灾,由此给今年的夏粮丰收上了‘双保险’。”

    早在5月20日,我国四个重要的粮食主产省豫鲁冀皖相关领导汇聚郑州,就今年夏粮生产形势召开座谈会。鉴于当时小麦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后关键期,河南省在会上做出承诺:将把中央拨付的6300万元小麦促弱转壮补贴,全部用于帮助农民搞好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治和叶面施肥。

    除此之外,河南省还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大限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77.8亿元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已全部兑现到位;**批6.3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已全部落实到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积*性明显提高。

    政策到位的同时,农业科技的力量也至关重要。

    据介绍,河南省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达到7960万亩,比上年增加25万亩,其中小麦良种覆盖率接近****,主导品种更加突出,矮抗58等17个主导品种占到了播种面积的79%。包衣种子、精量播种、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耕、氮肥后移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今年入春以来,为了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河南省农业部门印发了2万份麦田管理技术规程手册,发放到全省每个农业科技人员手中,指导农民搞好冬春麦田管理。同时,全省还扎实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活动,加快麦田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由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到今年3月底,河南省小麦一、二类苗占到麦播面积的87%,较2月初提高近5个百分点,小麦生产总体恢复正常。

    保障粮食安全的“河南经验”

    “粮食怎么保?”面对这个带有政治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大课题,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始终将其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推进中原崛起,实现快速赶超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新一届河南省委更是明确提出决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各项重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提高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河南省以占全国1/16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占全国1/4强的小麦,不仅养活了全省近1亿人口,而且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取得了粮食总产连续10年居全国**、夏粮总产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的巨大成绩,粮食生产的“河南经验”十分重要。

    **,河南省十分重视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和提升作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小麦品种经过9次换代,平均亩产已由1949年的不足百斤,增加到目前的近800斤,增长了近10倍,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位居全国**。

    其次,河南围绕“农”字做文章,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增效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进而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性。

    粮食生产很重要,但种粮比较效益低,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粮食生产持续创造辉煌的背后,河南省曾一度面临两难的尴尬局面:国家要“粮票”,可县乡的“粮帽子”却越戴越穷;地方、农民想要钞票,可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红线又不能突破。

    针对上述局面,河南给出了自己的“三农”答案:围绕粮食、围绕农业,做产业文章,努力把“中原粮仓”变成“国人厨房”,把“国人厨房”变成“全球餐桌”。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并发展成为河南省工业**大支柱产业。2009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首次突破3000家,达到302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到4058.1亿元。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居全国首位。

    目前,河南省已初步实现了由“卖原粮”到“卖产品”、由“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全省6000多万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中收益近20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