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因何涨价?两部门说法“打架”损害政府公信力

百检网 2021-11-15
   “蒜你狠”后“豆你玩”,轮番飞涨的 农产品让消费者有些“审美疲劳”。但农产品为什么涨价,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此前的舆论一致将罪魁祸首指向“游资”,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一番解读,完全推翻了此前的游资“炒菜说”。

    连续几个月受困于部分农产品价格飞涨谜团之后,国家有关部门都有人出面表态了。不过,两个部门有关人士相隔**的说法却大相径庭。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2日告诉公众,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农副产品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游资进入到农副产品领域。随后的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目前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与*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密切相关,将出重拳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

    有人认为“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产品,在另外的人看来却“ 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或许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这种仁智之见一旦与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的身份结合,在公众看来就代表了政府对问题的认识,并由此推断未来政策走向。

    农副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原因何在,政府有责任说明。 这个说明**应当以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前提,而不是简单化的分析判断。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充分沟通,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使对问题的说明尽可能地科学准确。再次,信息发布应当明确权责,归口实施,避免混乱。

    近几个月以来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猛涨,不但已经影响到群众生活,而且“炒蒜”暴富的说法已在坊间流传,媒体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了经销商囤货现象。这样一件大事,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应当及时回应,而且要力保信息发布权威准确。如果两大部门的说法相互“打架”,必然让群众不知所云,损害政府公信力。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天灾还是炒作,蔬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应不足。目前,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性都很高,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经济作物的发展空间,使蔬菜产业增速难以跟上消费需求增幅。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问题,应走出“种粮抑经”困局。

    **应采取措施打击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囤积炒作。对因菜价上涨影响生活的低收入家庭,各地可考虑动用菜价调节基金给予适当补助;其次,国家应像抓粮食、抓生猪生产一样,加大对蔬菜生产的扶持力度。

相关阅读

发改委:抑制商品价格不合理上涨 调查蒜价暴涨

商务部:近期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资本炒作非主因

统计局总经济师:无证据表明热钱炒作农副产品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