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农民备耕也慢了半拍,但是作为豆农,备耕资金的艰难和种植品种的重新选择,让他们更比别人多了些忧虑。
截至目前,全省仍有300万吨
豆贱伤农心
记者走进我省的“中国大豆之乡”海伦市海北镇大豆集散地。在西安村豆农齐占山家中,他一脸无奈地说:“家中的5垧地黄豆从去年收获后一直存放在家中,如果按现在市场上的收购价格售出,会赔上6000元。从收割到今天,总盼着大豆价格上涨,可如今出售,连成本都卖不上,如果再继续存放,大豆变质或潮湿,那就更惨了。备春耕急需用钱,再等两天不管多少钱也得卖掉了。”
据村里人讲,全村400户村民都种大豆。年前村民家有贷款和家中等钱用的,就都出手了,虽然是白忙活,也没办法。村民说:“俺们的非转基因大豆卖不过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储价格已经给予补贴,收购价格为1.87元一市斤。可按这个价格卖出,这些大豆就不赚钱。”
佳木斯也是大豆主产地,富锦市二龙山镇党委书记吴宝清给目前市场大豆行情算了一笔账:一垧大豆收4000斤,按每斤1.87元算,毛收入7000多元,扣除3500元成本,净赚也不到4000元;而一垧水稻净赚则在8000元以上。当地农民之所以以往愿意种大豆,主要是沿袭多年的种植习惯,大豆种植成本低,管理比较粗放、省心,遇到好年景,也不少赚,农户们至今对2007年*高时卖到每市斤3元的好行市念念不忘。
新兴村的“全国种粮能手”孙圣海把去年276垧地产出的300多吨大豆按每市斤1.64元的价格一次性出手,赔了60多万元。他伤心地说:“怕再过一阵下雨泡了豆子,卖了倒省心。今年我是一根垄都不种大豆了!”
由于地处高寒地带积温受限,我省北部的黑河地区约有近千万亩耕地只能以种豆为主。逊克县边疆镇大豆协会曹雷说,现在是4月中旬了,尽管当地大豆品质较好,但仍有3成未售出,粮贩压价现象很普遍。
豆商多退场
昔日,在商品大豆营销上,以海伦市海北镇大豆集散地为辐射,全国从事大豆贸易客商300多人常驻海伦。并带动周边3个区20多个市县的大豆销售,年大豆销售量近100万吨,海北镇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大豆专业批发市场。
4月11日,在海伦市海北镇内主要街道两侧,一家挨着一家耸立着大豆经销商用的筛豆塔。记者看到,经销点门庭冷落,走了一圈,只看到几家工人在选豆、过秤、装车,除了停业的,剩下的经销点库房内大都有库存。
马胜有的家人告诉记者,年初,他家试探着销一点大豆,可市场的价格仍没有反弹的迹象。现在库房内还存放在500多吨的滞销大豆。海北镇镇政府的负责人介绍,以往每年全镇外销大豆40万吨,截至日前,全镇大豆的销量才25万吨。去年初全镇有大豆经销点140个,现在仅剩下90个经销点,而且经营的很艰难。
齐齐哈尔经销商金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收购豆农的非转基因大豆分三种,往南方运的是商品豆,市场用的是精选食用豆,送给企业加工的是工业豆。我们这个地区的大豆经销如今都不景气。前些年,经营好的时候,一个冬季能发货300个车皮,每车皮都装60吨,现在不行了。
大豆经纪人申仕伟从业8年,他与我省多个地区的经纪人成立了大豆销售信息网。他分析说,在进口大豆冲击下,黑龙江的豆企遭遇了2008年以来又一次严重的停工潮,差不多有60多家豆企停工停产。省内的绝大多数大豆收购商家处在滞销状态。申仕伟解释:大型油脂企业是左右市场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在同等条件下,进口大豆的出油率要远远高于国产大豆,当进口大豆价格比国产豆价格低的时候,油脂企业就收购进口大豆,导致大量当地大豆积压。
专家疾呼应受重视
日前,省农委公布的一则农情调查显示:2010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将在2009年减少20%的基础上再次减少,预计下降到6500万亩,减少560万亩,跌幅迫近10%。
我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目前全省仍有近300万吨大豆积压在农民手中,而省内68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全部停止收购大豆,绝大多数停产,总开工率已跌至两成以下。
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的,橙黄、饱满、粒圆。进口转基因大豆脐黑、粒小、皮薄。两颗豆放在一起,不用检测仪器,也能分辨出来。但两种豆的市场“价值”却不一样。豆农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豆漂洋过海运到中国,价格却比国产大豆还低那么多?
业内人士分析,症结在三个方面——种植方式的不同,产业结构的不同,以及政策机制的不同。与外资“航空母舰”般的产业链比起来,东北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和松散的油脂加工企业,形同“小舢板”,当巨舰袭来,“小舢板”立马被冲得七零八落。
王小语说:“在省内有大豆产业管理职能的包括农委、粮食局、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中储粮等12个部门,这样的多头管理显然形不成合力。真正能联结大豆种植、加工、贸易、流通、科研、商品期货、市场营销的行业协会,却形同虚设,人们找协会多是要统计数。 ”
黑龙江的大豆产业真的只能坐以待毙吗?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专家刘忠堂,十多年来为保护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大声疾呼,如今这位70岁的老人仍抱有一丝希望。他建议,**要提高单产,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省农垦系统的亩产达到了360斤的水平,接近北美产地,而地方的豆农亩产仅200斤左右。“这里面有*大的潜力可挖,核心就是推进土地流转。”其次,要建立保护豆农和企业的价格体系。保证大豆的效益不低于玉米,企业进货价不高于进口大豆价格。此外,国家应加大在水利设施、农机装备、农田基本建设、大豆科研和品种改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应增加政策的连续性与配套性,让有限的资金切实发挥杠杆作用。
大卖“特色”方有一搏
4月10日,记者在绥棱双岔河永生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农业推广技术人冮殿清,正带领豆农精选豆种。他说,这些年,他们坚持种植新品种1217、171、151大豆,因为这些品种的非转基因大豆每年都能卖上好价格,而且稳中有升。其中奥秘是他们这里是“寒地黑土”,种植出来的大豆,高质、高产。虽然这样的“两高”优势在我省还毕竟是少数,但人们从中看到了希望。
有专家认为,我国应利用世贸规则,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控制进口大豆,为国内产业调整争取时间。鉴于我省非转基因大豆的珍贵性,专家建议国家在我省设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从保护物种的角度禁止转基因大豆进入。还可设立大豆产业发展基金,从产业和金融政策等各方面引导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的联合。必须防止大豆产业悲剧在棉花、玉米等产业上重演。必须从社会认知、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管理机制上配套联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