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彭 燮日前,
《报告》指出,2007~2008年食品行业的发展承受着很大压力,但是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其作为制造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依然显著。与此同时,中国食品科技也呈现出许多自身特点和新趋势。趋势之一是人才培养力度加大。据统计,2007~2008年,全国新增食品类专业的高校49所,初步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全方位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两年来,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一次就业率高于80%,少数院校可达到95%以上。趋势之二是科研投入和成果双增加。据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在食品科研方面立项总计有9个项目,108个课题,总投入经费达6亿多元。同时,食品科技研究在食品加工、功能性食品以及食品安全等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与理论方面取得了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开发了以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细胞分子水平为基础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产品,促使食品工业步入从数量增长向营养、健康和安全的转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报告》认为,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农学、生物学、医学、数学和工学等基础科学对食品学科的渗透,食品学科的研究显现了新特点、新趋势:食品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控制、食品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成为该学科目前*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核心的技术;食品安全和控制成为国内外*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评价体系也从传统毒理学向现代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技术以及免疫学等新方法转变。
《报告》指出,我国食品行业从业人数已超过950万,约占全国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17.95%。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我国食品行业。在此背景下,食品工业作为一个产业链很长、与农业、机械、包装、运输、材料、化学化工行业及服务业等关联度很高的行业,需要快速调整科技布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帮助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并拉动内需。
据《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更加协调,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贡献显著。在面对巨大历史机遇的同时,食品工业的发展也在谋求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捕捉各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从而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技术的应用成为食品企业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