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Ⅱ三步曲引爆信任危机
百检网 2021-11-15
“我不是不知道化妆品成分复杂,但我真没想到这么贵的产品也敢乱掺东西,这么大的牌子也敢把消费者当猴耍。”消费者陈小姐说起SK-Ⅱ事件满口怨言。正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尽管价格昂贵,陈小姐一直坚持使用SK-Ⅱ、兰蔻等一线品牌的化妆品。然而几天前SK-Ⅱ等跨国品牌化妆品中含有铬、钕等物质的消息令她无所适从:“价格便宜的不敢用,贵的也有问题,今后还能相信谁?”
1
人去楼空
跨国品牌也玩失踪?
“天呀,这么大的牌子也敢玩失踪?”9月22日SK-Ⅱ突然单方面声明暂停销售,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繁华地段的SK-Ⅱ专柜一夜间人去楼空。记者在北京王府井商场看到,原来宽敞明亮的SK-Ⅱ专柜现在已经改成了奥运商品销售柜台。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日本护肤化妆品牌SK-Ⅱ9种产品被检出含有违禁成分铬、钕。如巨石落水,一场****的信任危机由此引爆。从一开始的拒绝下架、矢口否认,到随后满足4项条件方可办理退货,再到必须在写有“尽管产品本身为合格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决定为您做退货处理,经双方协议同意退款××元。此处理方案为本案例一次性终结处理”内容的格式合同上签字才能退款,其傲慢、搪塞的态度昭然若揭,让消费者的不满不断升级。在上海,发生了宝洁上海分公司遭抗议群众围堵的事件。而更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SK-Ⅱ专柜突然间蒸发,热线难以拨通,遥遥无期的退货,让事件不断升级。
拨打宝洁公司的电话,记者**听到的是一段长达2分钟的声明,听后颇感句句“意味深长”。**,“决定暂停其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和暂时停止SK-II专柜的运作”,是以“SK-II相信其产品是安全的”前提下做出的——宝洁至今仍不承认自己的产品有问题;其次,这个“暂停”要“直至确认我们符合中国在售化妆品中所含微量铬和钕的相关规定”——如果质检部门不“确认符合”就不退货;第三,声明“此前对消费者的退款是基于善意的原则进行的”——避免“召回”责任;第四,“将会同有关政府部门一起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努力”——现有问题是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事情。
一个在日本、在中国、在世界上都已经创下口碑的品牌,一家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在事件发生后,非但没有重新审慎检查自己旗下产品的铬和钕超标问题,反而在声明中拒绝承认我国国家质检部门“已检验出SK-II含有危害健康的成分”的事实,把自己精心打扮成一个挺无辜的受害者形象,实在令人不解。
2
内外有别
双重标准为谁定?
“不承认事实还出尔反尔,我们这些‘上帝’究竟还有什么权益?”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都对此次事件表示愤慨。究其原因,除了对安全的忧虑外,更主要的是事件发生后,宝洁公司傲慢的态度。
9月14日,面对权威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检验结果,SK-II却发出一份声明自辩:其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充分保障,SK-II产品不会停售。而15日,面对全国消费者纷纷退货的强烈要求,SK-II再次声明其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充分保障后,并抛出包括出示相关医疗证明等严格规定的退货原则。16日,面对消费者对其苛刻退货原则的质疑,SK-II第三次发出声明,允许消费者只提供购买凭证和产品便可退货。18日,面对上海多家商场主动对SK-II涉事的9种化妆品撤柜情况,SK-II仍坚称,没有将其产品下架的决定,但“尊重商场撤柜决定”。到了20日,SK-II仍在坚持“不撤柜”,但上海等大城市所有的SK-II专柜已将涉嫌问题产品全部撤柜。21日,就在SK-II仍坚持让退货的消费者签署“霸王协议”,承认其产品合格时,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对沪上12种SK-II产品进行抽查,结果全部检测出含禁用成分。22日,宝洁公司借“治安问题”全面暂停销售。
在这种傲慢的背后,是跨国品牌“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由于中国部分行业标准低于日本以及欧美等国家,一些外企的同样一种产品,却在国内国外执行宽严不同的双重标准,已经是业内通行的秘密。
记者在淘宝、易趣一些十分活跃的化妆品销售网站上看到,有“日本原产地购买”之类词语的商品往往要价比“国内灌装”的商品高出不少。美容论坛上甚至有专门论述“同一品牌在日本国内销售的产品与销售到中国的产品究竟有何差异”的精华帖子,一个号称是化妆品业内人士的结论是,两者在成分以及使用效果上完全不同,前者无疑要好得多。
在去年SK-Ⅱ的“烧碱风波”中,消费者就曾质疑为何其产品的日文标识有产品成分而中文标识没有,而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一等书记官石川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却道出了其中的玄机。他表示,按照惯例,由于中国人的特点和中国气候环境与日本不同,出口中国的SK-II与日本国内产品“存在成分和颜色方面的细微差别”。
3
屡教不改
是谁让他们如此傲慢?
就在SK-Ⅱ铬和钕超标被炒得沸沸扬扬之际,香港有线电视9月22日再次爆出新闻,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4个品牌的化妆品被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查出含有铬、钕等违禁物质。其中,倩碧与雅诗兰黛都是隶属于美国雅诗兰黛集团,而兰蔻则属于欧莱雅集团,后者为全球*大的化妆品集团。
从2000年中美史克的“PPA风波”、2001年三菱帕杰罗两款越野车,到去年以来的亨氏、肯德基、雀巢、哈根达斯、强生、博士伦、索尼、柯达等,这些曾经令人“仰视”的跨国品牌,都遭遇过“质量门”事件。洋品牌先前代表的**“神话”已经被打破。跨国品牌遭遇信任危机,除了表面上的产品质量问题,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外资企业常被一些地方和有关部门视为拯救GDP的救世主,挂上“重点保护企业”的牌子,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等超国民待遇,甚至在与消费者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一些地方法院也会“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使这些外资企业越发有恃无恐,高傲自大。
其次,国家标准的监管滞后,也纵容了外企产品目中无人。我们看到,SK-Ⅱ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敢“嘴硬”,关键在于国家质量管理部门,只是说重金属超标,但究竟超多少,违反了我国的哪一条质量标准,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信息。
据报道,目前实施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还是1987年制定的,SK-Ⅱ自1998年获得许可批件进入中国后,竟然8年没有进行相关检测。而SK-Ⅱ含有的违禁物质铬、钕元素,并不在我国化妆品必须要检测的指标里——按照相关条例,重金属指标中只有砷、汞、铅元素是必检的。可以说,正是行业标准的相对滞后给了SK-Ⅱ傲慢的理由。有媒体报道说,SK-Ⅱ产品除首次进口时有关部门进行过检验外,至今已有8年没有再进行过检验。
好在中国消费者权利意识正在觉醒,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相关法律的相继出台,人们将逐步告别对国外知名品牌的盲目崇拜,代之以理性的消费心态及维权行动。
有消息透露说,《化妆品卫生规范》(2006年版)报批稿已经在卫生部网站上征求意见,新的《消费品说明标准/化妆品通用标签》也正在讨论中。跨国品牌应该看到: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不容亵渎,继续以歧视心态坚持傲慢的态度,它们将丧失的,是数亿元广告费也买不回来的宝贵财富——中国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基本信任。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