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啤酒事件之N种表情

百检网 2021-11-15

不同表情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愤怒、窃喜、不服、无畏都可以理解。但相关管理部门表情代表怎样的利益呢?

有些新闻 事件的阅读乐趣并不在该事件本身,而在外界对该事件的种种不同反应。一种反应是一种表情,透过这些表情,可以看到平静社会表象之下复杂的内心,有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满足。并且,不同表情之间往往能相互呼应,由此才形成一个事件在社会上的完整投影。比如这次“ 甲醛 啤酒”事件。搜集媒体上关于“甲醛啤酒”事件的种种表情,大致有如下几种:

愤怒——据说“甲醛啤酒”在业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可多数消费者却被蒙在鼓里,当然表现出愤怒。

窃喜——这是啤酒贸易战中多好的一个“靶子”啊,尽管,中国啤酒出口量很小,但产销量可是居世界**位,对早就虎视眈眈中国啤酒市场的国外啤酒企业而言,这机会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不要白不要嘛。于是,小消息*终酿成了啤酒贸易的“甲醛门”事件,韩国全国范围内召回中国啤酒,日本要求彻底检查中国啤酒的成分,其他国家啤酒市场也是风生水起,大有要拿“中国啤酒含甲醛”来说事的架势。

不服——《南方日报》报道说,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表示,对于啤酒中含有甲醛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关键的原因是目前国家没有相应的标准出台,究竟饮用多少对人体无害,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

无畏——《信息时报》消息说,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成本的缘故,现有的企业生产高档啤酒基本上已不再使用甲醛,但大众啤酒不可能不添加甲醛。……

这些反应多半是可以预料到的,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上海《新闻晚报》报道说,“甲醛事件”是祸起传媒。据该报采访*初发表“甲醛啤酒”事件的《环球时报》记者,得到的一种说法是“实际上,除了中国啤酒外,很多国外啤酒同样在使用甲醛,而韩国把中国啤酒‘下架’的原因却是因为媒体的一个失实报道”。即某媒体在转载其稿件时,擅自将“95%中国啤酒含有甲醛”成了“95%中国啤酒甲醛超标”。

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反应更耐人寻味。

据《华夏时报》报道说,2005年版《发酵酒卫生标准》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出台,将于今年10月实施生效。该标准仅增加了甲醛含量限制标准,并未将甲醛明确列为不允许添加的成分。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委负责人表示,不会对此标准进行修订。卫生部食品处有关人士则表示,“在我国,甲醛可以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助剂,甲醛在部分食品中也天然存在,比如在带鱼中。但含量*少的甲醛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我们并不会因此而不吃带鱼”。

不同表情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愤怒、窃喜、不服、无畏都可以理解。从各种表情上来看,“甲醛啤酒”事件的争论焦点多是集中在“是否将甲醛明确列为不允许添加的成分”这一啤酒酿造卫生标准上。对于模糊标准,消费者愤怒于它对自身消费权益保障的失语;国外啤酒制造商窃喜于它所带来的市场可乘之机;“青岛”们不服于由此导致的“违规经营”的舆论压力;中小啤酒企业则“无畏”于因此可以带来的低成本竞争空间。但相关管理部门的表情代表怎样的利益呢?

事实上,在以往类似的“行业标准”之争上,相关管理部门的态度往往很明确。尤其当行业标准与国际通行的标准相冲突引发地区间贸易战的时候,我们总是站在“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一坐标上,要求国内企业要“高标准、严要求”,并呼吁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期在国际市场上掌握主动权。但这一次,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积*的态度。

就在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在网上又翻到一条消息,说的是,尽管中国啤酒产销量已居世界**,但出口量很小,近几年,年平均出口量都在15万吨左右,出口量仅占啤酒产量的0.5%。笔者以小人之心猜测,如果我们啤酒出口量占啤酒产量不是0.5%,而是99.5%,面对“甲醛啤酒”事件,相关管理部门的表情会怎样?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