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个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据新西兰统计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新两国贸易额已达到近217.36亿纽币,其中食品类占的比例*大。中国为新西兰货物的**大出口市场和新西兰**大进口来源国。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两国贸易额可能还要持续增长。贸易额越是增长越要加强食品进口的安全防范。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新西兰,曾与新西兰总理谈到两国贸易时提到*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食品安全。据悉,在国内市场上和一些电商平台,不仅存在一些假冒新西兰产品,一些抽检不合格产品也时有发生。为了加强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检验和管控,去年中国出台了新的食品安全法,其中对食品提出了进行全程溯源的要求。为了了解在新西兰出口中国食品的安全情况和全程溯源系统的实施情况,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驻新西兰公司袁建成总经理。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主要的工作职责?为何要建立CClC全程溯源系统?这一系统在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食品监管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袁建成: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中国*大的、国字号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在海外,我们要为进口(中国)商品在海外进行预先把关,预先检验,预先检测。中检集团在1993年就成立了新西兰公司,这么些年来为新西兰产品进口中国提供了很多技术服务,检验服务,验证服务。新西兰目前对中国主要贸易领域的*大项是食品,所以我们现在对食品厂家开展源头的认证工作,帮助厂家符合中国的进口注册要求,对食品厂家生产的产品我们提供按照中国标准的预先检测,并帮助食品厂家制作符合中国标准要求的中文标签。
去年10月1号开始,新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出台了,这也是中国史上*严格的食品安全法,它提出了要对食品建立追溯系统,那么在海外源头如何进行追溯呢,我们的政府机构不能每天在海外随时进行监管,所以我们作为第三方的检验认证机构,正好可以帮助政府预先在海外做好预检验检测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对新西兰的奶粉,牛奶,蜂蜜,矿泉水,冰淇淋,保健品等等已经开始了食品追溯(预检验,检测)。
中国有句名言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食品的安全问题,我们就要把它当成天大事情来看待。我们看到有些报道说,中国一些进口的产品,在国外的生产地都没有那么多,可中国市场那么多进口产品哪来的?这说明假冒产品现象令人担忧。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进口食品让中国消费者吃的放心?怎样提供一个真实的产品质量证明呢?从海外食品生产厂家到我们的餐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因为中间环节多,监管部门又无法全程监管,或许就会出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所以我们要实现的就是源头管控、全程溯源。中检集团建立了全程溯源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溯源系统把农食产品从田间、牧场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通过中检集团实地检验验证和第三方背书的形式,全部把它展示出来。我们把食品在源头生产加工和质量检测的信息作为追溯的基本起点,跟踪追溯物流过程监控的信息,正规报检报关进口的信息,到分销及商场的销售信息,这些信息都能够进行验证确认并展示出来。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全程实时追溯成为了可能,所以全程溯源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追溯了解产品的透明度,把握每一个环节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记者:CClC的追溯系统与其它溯源系统相比有那些独到的特点呢?
袁建成:我们的追溯里面是有实际内容的,它不单单光是产品信息的一个展示,我们把第三方机构的检验认证结果也放在我们这个平台上面了,所以这个追溯系统对样品,对产品有严格的检测,这个检测的结果必须符合中国的食品标准,检测合格的产品必须是在有资质能力的厂家生产的,同时整个生产过程中是符合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也是符合要求的,中文标签也是符合中国标准的要求。对于这些产品,我们会在每个产品包装上加贴带有独立防伪标识的溯源码,以及承载信息的二维码,溯源码是带有国际防伪技术专利的,消费者可以扫描产品上面的二维码实时比对中检集团溯源云平台的防伪标识档案,辨别产品的真伪并查阅相关的商品信息、溯源证明信息、物流信息和中文标签信息等。
记者:请问,中新两国产品检测标准的不同,有时是否会对新西兰产品进入到中国口岸检验时造成一定障碍?在中国抽检出进口的不合格产品中,经常会有新西兰的产品,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袁建成:是的,你问的这个问题是存在的。我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名单里,每个月都发现了新西兰产品的名单。有时候检验批次里不合格率,新西兰产品占到8-9%。涉及到的有奶粉,牛奶,蜂蜜,牛羊肉,矿泉水等等。新西兰是天然的农牧业国家11而且MPI的管理和监管非常严,实验室检验能力也非常强,但这么高的比例不合格看上去跟新西兰这么一个天然的食品生产国的形象有些不相称。其实我认为,这里面有些可能是产品标准之间不熟悉的问题,第二个原因也是一些产品在出口中国之前,没找到检测机构做好预先检测的问题,因为国家之间的检验标准确实是有差异的。例如,很多时候产品在中国某个口岸被检出不合格的原因并非是产品质量本身,而往往不合格的问题是出在中文标签的内容或包装设计上。
记者:您能举例说明中新两国在检测标准方面有何不相同的地方吗?如何解决这一差异对新西兰产品出口中国造成的影响?
袁建成:实际上现在食品从新西兰到中国有一点很大的障碍就在于标准差异的问题,因为新西兰本地的实验室的检测是针对新西兰的标准进行的,但新西兰的标准跟中国的食品标准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无论是标准本身还是在试验过程中用到的测试方法都有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就会造成结果的不一致。结果不一致的话,不符合中国的标准就不能够进口。比如说,新西兰的水质非常好,但是在新西兰叫做天然涌泉水或者矿泉水的产品,在中国是不是这样叫呢,那恐怕得通过检测才知道它真实的名称是什么。新西兰在2015年有一家向中国出口水的企业,产品到了中国以后,因为品名与中国标准不符问题被完全退货了,给这家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们通过检测后发现这个水按中国标准只能叫做饮用水,不能叫做矿泉水。如果叫了矿泉水按中国的名称标准那就只能被认定为不合格而拒绝进口。
第二点,有的产品可能是符合中国标准的,但是食品的标识有错误,贴错了产品标签的产品在口岸就得重新更换,这会给贸易带来*大的困扰。另外,在安全方面,根据不同的体制,无论是安全,营养等各方面都会不一样。按照新西兰标准检测的结果,到了中国就有可能没有符合中国的要求。如何符合中国的标准呢,一个是新西兰的检测机构按照中国标准的要求,建立按照中国标准检测的基准能力,那样就可以方便我们的出口商在本地(新西兰)就进行检测了。还有一个方法,也是我们目前推荐出口商做的,就是你这个商品要去到(中国)哪个口岸,那我们就把你这个商品提前送到国内那个口岸的CIQ(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实验室,让他们做预先的判别和检测。**是从原料来判别这个产品能不能进入中国,第二个就是这个产品的指标及中文标签是不是符合中国标准的要求。这样提前做出预判以后,产品就可以免除进入中国后被销毁或被退货的风险。
记者:中文标识不符合也会造成产品抽检不合格,消费者对不合格商品的定义不明确,是不是容易造成误解?
袁建成:对,到了消费者这里他们不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大,所以觉得不合格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安全。对消费者来说,**个问题是产品本身不安全;第二个,如果产品营养标签成分有差异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有害,实际上从营养标称来说,有些只是让消费者知道(产品有什么成分)的,比如说有些人要减肥,他/她想要没有脂肪的,有些需要无糖的,有些要有糖的,这些实际上不影响产品安全,但是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不合格的中文标签是新西兰现在出口中国食品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中文标签标识的营养成分不是按照中国标准检测出来的,就有可能被发现标签不合格。
记者:您如何评价*近发生的新西兰蜂蜜被召回事件?
袁建成:新西兰的蜂蜜实际上中国人非常喜欢,特别是含有麦卢卡活性因子的蜂蜜,因为在国内有些消费者在食用后反映,(麦卢卡蜂蜜)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一些针对的治疗或保健的作用,所有麦卢卡蜂蜜的价格在国内是一路飙升。在国内实际上也发现了麦卢卡蜂蜜或者新西兰蜂蜜造假的现象,我们在媒体上也看到了一些报道。这次新西兰的MPI召回了一家公司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停止了三个厂家产品的进口。其实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系统监管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严格的进口监管下,发现不合格商品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有很好的监管系统,我们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而且对问题产品可以及时召回,我们对产品的来路能够调查清楚,能够减少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说,有了CCIC溯源系统的辅助,可以对每一瓶产品发出召回通知,可以发现每一瓶应该在哪里,每一瓶到哪里了,甚至哪个消费者可能购买了,以便及时控制产品并可以通过核对标签实现精准召回。
记者:新西兰是**采用溯源系统的国家的吗?据了解,为使更多的澳洲和新西兰纯净食品出口到中国,*新建立的“澳纽生产出口商联盟”与CCIC将实现产品溯源合作,您方便透露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吗?
袁建成:从产品来说,新西兰有些是**采用CCIC溯源系统的,比如说,蜂蜜,奶粉,保健品都是**(使用CICC追溯系统)的。“澳纽生产出口商联盟”已经与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有其中的厂商产品已开始加贴了CCIC溯源码,进入了中国。下一步澳纽生产出口商联盟会和我们将有更深入的合作,同时还会和实验室的检测机构也加到我们这个合作里面来,我们希望澳纽生产商联盟以及更多的生产商通过CCIC的源头检验认证及全程溯源系统的保真护航,将更多纯净的新西兰优质原产食品更便捷的进入中国,让中国的消费者放心的享用新西兰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