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期货自2020年10月12日上市来以来备受关注。前6个交易日连续上涨,出现4个涨停板,后3个交易日连续下跌,昨日首现跌停。短短9个交易日,跌宕起伏的行情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市场发生了什么?
采访中了解到,短纤期货前期强势有着一定基本面支撑。“今年下半年以来,家纺和无纺布需求良好,国庆节前后,印度订单大量转移至国内,叠加国内‘双十一’订单及冷冬预期下对棉被和棉服的需求有增加预期,市场对短纤行情预期较为一致。”广发期货**分析师张晓珍介绍,短纤期货前期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了解到,印度纱线产能占全球22%,受疫情影响,印度的棉花加工出口、棉纱布生产等整个产业链都受到强烈冲击,大量订单涌入中国。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上传言的“订单已排到明年5月”虽有些言过其实,但确实出现订单回流现象,叠加季节性旺季、内需等因素影响,订单多排至年底。
不过需求好转可能更多来自内需订单,外贸订单占比相对较低。“近期回流订单更多应该是应急订单,因为此类订单转移速度非常快,买家更看重价格、加工速度等因素。由于在劳动力成本上不占据优势,这些订单很难在国内久留。”上述业内人士说。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纺织服装开工率明显恢复,3季度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数据表现尤其亮眼。同时了解到,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5%,相较于2019年零售额增速提升14.3个百分点,服装零售额增长尤其亮眼,同比增速达到16.8%,其中男装、女装、童装同比增速分别23.9%、13.1%、27.3%。
“十一”黄金周消费让服装行业对“双十一”恢复信心,同时叠加今年对冷冬预测,使得终端对冬装销售看好,纷纷积*备货。内需好转已持续1个季度,国庆节期间订单回流只是引爆行情的导火索。
一德期货**分析师郑邮飞介绍,短纤基本面在所有聚酯产品中一直是表现*为健康的,国庆节前后需求爆发引发产业链集中补库,产业链上下游及竞品等均出现价格大涨。
“从9月30日至10月20日,棉花、粘胶、短纤的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均约15%,纯棉纱、纯涤纱涨价幅度约20%,涤棉纱涨价幅度约15%。”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黄天圆说。
在这样背景下,短纤期货也出现大涨行情。“短纤期货大幅升水现货,升水幅度*高594元/吨,已覆盖无风险套利成本,此时有期现贸易商参与卖期货买现货的套利。”张晓珍称,期现贸易商涌入,使得本就很紧张的现货市场资源进一步吃紧。
“经过这一轮集中补库,短纤工厂大幅去库存,平均库存下降到-8.52天。”隆众资讯分析师像红姣表示,下游大型纱厂备货充足,原料库存可满足1个月用量,短纤价格大涨后,纱厂对高价短纤货源接单意愿不强。
10月2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通知,决定自10月22日结算时起,提高短纤期货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幅度,并提醒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防范。
业内人士表示,提高短纤期货交易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幅度,旨在抑制市场部分过度投机行为,当日短纤期货便冲顶回落。与此同时,短纤现货市场产销也明显回落,成交主要集中在期现贸易商。市场开始回归冷静,部分短纤工厂在历史高位锁定加工差利润。竞品棉花价格也开始回落,短纤现货产销连续三日逐日下滑,昨日短纤期货以跌停板收盘,实际上是对前期快速上涨的修复。
“从供需方面看,短期短纤供需整体仍较好。目前短纤仍处高负荷高利润低库存状态,整体情况相对于聚酯其他产品及原料仍处较好水平。”张晓珍称。
在郑邮飞看来,短纤供应端在明年5月前基本没有增量,目前短纤工厂已接近满负荷生产,且大部分都是负库存,终端织造订单至少可以维持到12月。“基本还是那个基本面,并没有出现恶化。”郑邮飞表示,短期的价格波动是正常的调整行为,不用过分担忧,应该理性看待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后期市场变化需关注下游订单持续性及下游补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