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山东省夏津县以植棉著称全国,植棉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素有“银夏津”之美誉,是中国棉纺织名城。“夏津纱线”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的区域品牌价值达46亿元,纺织产业俨然已成为夏津经济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几年,纺织产业作为夏津县传统支柱产业,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多样化、高端化等方面不断提升,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2019年,夏津县纺织产业集群获得山东省纺织协会“产业集群转型优秀案例奖”。那么,当前夏津县纺纱产业发展如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纺纱产业基础雄厚
企业效益有所下降
夏津县纺织产业共有约200万锭的纺纱能力,占山东德州市的50%。纺纱企业共有78家,包括环锭纺企业44家,气流纺企业39家,其中5家企业既有环锭纺又有气流纺。2019年该县纺纱(含毛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53.90亿元,实现利润约3亿元。2019年全年纺纱企业缴纳税费合计0.99亿元,较2018年减少1022万元,同比减少9.29%,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结构调整影响,部分环锭纺企业效益下降。
据介绍,夏津县纺纱企业中,华芳夏津纺织有限公司规模*大,拥有25万纱锭,其次是拥有14万纱锭的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该县超5万纱锭企业有8家,共有纱锭数75.8万枚,占全产业纱锭数的38%,对整个行业有较强的影响力。
2019年,夏津县纺织企业共生产23.46万吨棉纱,较2018年略有减少。夏津县当地多数为棉纺织企业,产品以高配纯棉纱为主,兼顾混纺、毛纺、半精纺及天丝、莫代尔、竹纤维纱线等新产品。其中,仅生产纯棉纱线的企业有53家,约占68%;生产混纺纱线、特种纱线的企业有22家,约占28%;生产高品质羊绒纱线及混纺纱线的毛纺企业有3家,约占4%。
夏津县纺纱企业可以生产3支~60支范围内的纱线,其中,主要产品以21支、32支、40支纱线为主,约占全部企业的90%以上,21支以下及40支以上产品占比较少,企业可以更改支数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夏津县棉纺织企业生产原料以皮棉为主,本地棉、新疆棉及进口棉均占有一定比例,进口棉以美棉、澳棉、巴西棉为主。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2019年,虽然享受棉花配额的企业个数及吨数均有所增长,但企业缴纳滑准税用于购买进口棉花的需求量下降,直接进口国外棉花总量由2018年的24991吨下降至22422吨,减少2569吨,下降11.45%,进口棉总量呈现紧缩状态。
出口方面,夏津县棉纱售出后制作成的服装等产品出口比例高达60%以上,纱线需求受国外市场需求影响较大。
技改提升智能化水平
产学研促进成果转化
近年来,面对严峻市场形势,夏津县纺织企业迎难而上,加快转调步伐,不断加大投入,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产业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保持稳步增长。
夏津县共有气流纺纱机152 0173 3840台、自动络筒机335台、细纱机约2500台,其中,气流纺纱机以瑞士立达、赐来福、苏拉、日发、泰坦等系列机型为主;自动络筒机以日本村田、意大利络利安、萨维奥以及青岛宏大等系列机型为主;细纱机以贝斯特420、经纬516、青泽420等型号为主。
近年来,夏津县纺织产业不断向自动化方向发展,78家纺纱企业中有59家企业拥有清梳联流水线,具备设备自动化基础条件,特别是2016年以后,纵英纺织、瑞鑫纺织、同惠纺织、新时棉业等企业,纷纷新购置村田优宝络以及托盘型自动络筒机32台,*大地促进了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使行业平均用工由100人/万锭,下降到60人/万锭左右,实现了半自动化。其中纵英纺织、瑞鑫纺织、天润纺织等设备先进企业,在设备“清梳联”的基础上,应用“粗细联”、“细络联”,由1名工人照看2~3台自动络筒机,主要处理设备故障,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使用工下降到30人/万锭以内,较行业一般水平节省人工成本70%以上。
据夏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郭立军介绍,2019年~2020年,全县纺织产业共有25个新建项目或技改项目,总投资35.4亿元,全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新增利润7.2亿元,税收2.4亿元。截至2019年底,11个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实现了纺织产业整体产能提升及设备的进一步升级。
当然,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要靠设备的更新换代,更要加码产品研发。
仁和纺织就是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示范企业。“棉纺织企业单靠自身进行高新技术改造太难了。”仁和纺织总经理曹端山说。据介绍,夏津仁和建立了**家省级工程实验室——海藻纤维纱线产品研发工程实验室,和全市**家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夏津县棉纺织产业研发检测中心,还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当地**家棉纺织领域院士工作站;与东华大学教授覃小红合作,转化高效抗菌微亚微米纤维混纺纱线项目,与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合作,开发天然环保海藻纤维纱线产品研发项目。仁和纺织因此成为当地棉纺织行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仁和纺织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占比从20%到80%,效益成几何倍数增长。
“用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传统产业动能转换的关键。”夏津县县长高善玉说,有了示范带动,夏津县天润、丰润等棉纺织企业纷纷与厦门大学、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发功能性、差异化纱线。夏津县棉纺织产业研发检测中心提供的免费研发检测服务从十几项增加到360多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项目100多项。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少完整产业链企业
夏津县棉纺织产业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同时面临着一些问题。产品方面,尽管近些年来开发了羊绒、化纤等原料的毛纺、混纺纱线,但纯棉纱线产量仍占到全部纱线产量的95%以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纺织产业链条方面,夏津县纺织产业集群以纺纱企业为主,织布企业及服装企业占比较少,且缺少印染这一环节。
此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让纺织行业陷入需求低迷的局面,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危机。对此,专业人士认为,2020年夏津县纺织服装产业将会面临一次较大的行业调整,市场需求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预测将会有一批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负债率高的企业遭到淘汰,传统纺织行业运行压力将更加严重,技术设备先进、人工成本比例较小、能够随着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方向的企业将会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品多样性、产业规模、节能高效等方面将会有较大提升。
开展双招双引完善产业链
引导行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为促进夏津县纺织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夏津县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引导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实施双招双引,丰富原料及产品类型,拓宽产业链条。夏津县植棉面积已经由*高峰时期的65万亩下降到30万亩,本地原料减少,若保持现有纺织规模不大幅缩减,需要扩充原材料来源。目前,夏津县已经引进多个产业项目,包括鸿泰鼎新材料“年产10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及津丝新材料“多频谱合金长丝纺织新材料项目”,可新增莱赛尔及合金长丝两种纺织原料类别。其中,莱赛尔项目采用*先进的溶剂法生产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悬垂性、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应用于非织造布领域、服用领域及航空航天、军用领域,年产10万吨莱赛尔可为夏津县24万吨的年纺纱能力提供40%的原材料,既可为产业提供丰富的高档原材料,又能提升纱线品质,将是当地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合金长丝纤维是非传统纤维,具有抗静电、除病菌、防辐射、产生远红外释放负离子等功能,对于开发新的混纺纱线提供新的方向。
二是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对外招引的同时,需要继续鼓励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程,着力打造“数字车间”和“智慧工厂”。引导企业加大对再生原料的应用,促进产业绿色化、循环化发展;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支高密100支以上高档衬衫用纱量产;落实奖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新上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动纺织产业提档升级。
三是创新销售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全产业链条。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服装家纺产业,采取由出口转内销,由批量订单销售模式改为线上销售模式,其中,费特制衣由于美国疫情影响,货物运输受影响,该企业利用网店销售,对于缓解库存压力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夏津县计划引导鼓励企业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比如通过“棉花宝”等软件线上比对购买原料,通过网店售卖产品,将外贸产能注入到内部市场中。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