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大连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简称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简称浙江石化一期)先后宣布建成投产。业内专家认为,这将对我国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强力“牵引”,将对既有炼化格局、化工市场和成品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外资委秘书长庞广廉告诉记者:“这两大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将使国有炼化企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这些新建项目在规模、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将转化为强大的市场优势,加剧行业竞争。
从规模上看,两大项目产能巨大,高度集聚,一体化优势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规模化和一体化是炼化行业的大趋势。两大项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均达到2000万吨/年,且都采取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联合布局,原油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
从技术上看,两大项目技术起点高,加工路线更灵活,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更大,可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如恒力石化,在国内首次采用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并在全球**应用全加氢工艺,还有柴油加氢、脱氢、正异构分离等新技术加持,化工品率高达70%。
此外,两大项目上下游产能匹配度更高,市场优势更显著。庞广廉表示,两大项目由下游(纺织等)带动上游(化工),下游产品不愁出路,市场优势不可比拟。恒力石化有望实现全球**“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浙江石化一期也有助于荣盛石化构建“原油—芳烃(PX)、烯烃—PTA、MEG—聚酯—纺丝—加弹”一体化产业链,实现高质高效的规模化生产。
这两大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国内乙烯行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将进一步发展。随着浙江石化一期投产,国内将出现**民企运行的超百万吨及油基乙烯项目。除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外,其他企业乙烯总产能占比今年有望升至32.1%。
两大项目投产还有望提升我国在芳烃等产业方面的话语权。据经济观察网报道,目前我国芳烃原料70%以上要依赖进口,恒力石化每年可生产450万吨芳烃产品,相当于直接提升了30%的国内产能,预计仅此项国内下游产业每年至少可降低200亿元的生产成本。浙江石化一期的芳烃产能更高达520万吨/年,将强力带动中下游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虽然两大项目都聚焦化工品生产,但其炼油产品对市场的冲击也不容小觑。据金联创报道,恒力石化已出现在今年第二批石油经营资质申请企业的公示名单中,预计6月中下旬国Ⅶ达标成品油可逐步上市;浙江石化一期国Ⅶ达标成品油预计三季度出厂,背后的浙能集团早在2017年就着手搭建油品储运销体系,承销项目生产的成品油。庞广廉在采访中表示:“下一步,这两大项目将努力争取成品油出口配额,这是毫无疑问的。”官方资料显示,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一期成品油年产量将分别达到983万吨和836万吨。
随着下半年两大项目成品油资源先后投放市场,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