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纺织企业发声加快夯实“软实力”

百检网 2021-12-07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近日,纺织人在学报告、谈体会中就如何提升纺织业文化和加强人才培养展开深刻思考和热烈讨论,表示要用实际行动为夯实纺织业“软实力”添砖加瓦。

  >>>>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纺织新自信

  十九大报告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论述。

  ★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中涵高度认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更加了解世界,也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化,现在,则应该更好地去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了。”他举例说,去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公司发布的“中国嫁衣,龙凤褂裙”,采用手工刺绣中*精湛的潮绣,引发了时尚界和消费者的共鸣;也因为深挖这个品类的服饰市场,公司开设了潮绣研习班,让更多对年轻人得以了解中华历史和文化。

  ★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卞镇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东西方文化精华,展现‘中国制造’特色风采。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应用当代*新科学技术,深入了解和挖掘本民族的服饰传统,整理中国自身资源,超越历史局限,彰显中国传统和特色。”

  “高层次的竞争,当在差异化之中。”卞镇介绍说,“天津纺织博物馆的应运而生,标志着天津纺织集团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天津纺织博物馆既是向人们介绍天津纺织产业历史知识、纺织生产知识、领略生活时尚的场所,又是展示近现代天津纺织工业生产力发展历史和天津纺织百年发展积淀的产业文化和发展贡献的场所。”

  ★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保卫认为,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企业找到了发展之魂:“消费者向传统文化产品的回归,为大麻纺织工艺品提供了新的产业文化发展方向。这不仅为山西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却缺乏特色旅游产品的现状将起到‘补短板’作用。还为山西绿洲树立起来一面品牌大旗,带动相关产品走近消费者。为此,公司积*实施建立了麻纺织特色工业旅游基地项目,让消费者全方面了解和认识麻纺织文化、产品工艺、品牌文化。如今,旅游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余万元。”

  >>>>新型文化建设赋予企业新风貌

  ★河北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则认为,当前,我国纺织业已经形成了诚信文化、品牌文化、劳模精神等具有独特优势的文化内涵,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通过深入调研、树立标杆、加强交流等渠道好好挖掘,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宁纺在44年的创业征程中,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汲取仁爱、诚信、奉献、孝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通过文化学习、选树劳模、文艺活动、加强宣传等途径,形成了“讲人品、出精品”的文化理念和“诚信、敬业、竞争、诚信”的新时代宁纺精神,为企业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如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自152 0173 3840年建成以来,坚持“科技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战略,围绕纺织服装主业发展不动摇,通过整合国际国内有效资源,提升了企业国际影响力。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掌握了**技术,将传统产业变成了朝阳产业。企业将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对外合作开放水平,全力打造国际**的千亿级时尚产业集团。

  ★北京时尚控股集团也在努力夯实时尚产业基础,加快形成时尚产业体系,让大家重新了解企业的新风貌。北京时尚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学彬表示,纺织转型时尚,更需要领导班子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理念,提出新思路、新举措,为实现纺织强国梦而奋斗。

  ★新东方国际集团在通过科技制造、资本资产、电商供应链等方面的支撑,丰富美丽健康的企业文化内涵,响应十九大报告精神。

  >>>>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纺织新人才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大学和**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对教育问题如此重视、阐述得如此具体,纺织业者认同颇深。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团委书记虞炬表示,纺织行业要加快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后盾。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与企业相融合,实施“点对点”或“菜单式”培养专业人才。目前,公司主要是靠内部培训来使用人才。为解决大学生难留下来的问题,公司采用待遇、环境、制度、情感等一系列方法留人。从2007年至今,招收200多名大学生,只留下70多名,人才匮乏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

  徐建林认为,纺织教育应瞄准行业技术和管理发展方向,进一步紧贴行业需求,拓宽校企结合的途径,培养更多实用型新型人才。近年来,宁纺先后和清华大学、东华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先后成为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培训基地”和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累计有140多人参加了学历、职称升级学习,有11名管理干部参加了脱产进修班学习。其中93人取得本专科学历,9人获得了**职称,18人获得了中级职称,25人获得了初级职称。

  卞镇表示,为确保转型升级的需要,天津纺织逐步搭建了人才引进发展平台:一是开展校企人才合作对接,二是开展科研成果给产业化合作,三是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三个培训工程:一是实施高端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创新人才队伍。围绕结合做精做强主业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装业人才与高技能专家;二是实施全员大培训工程,全面提升技能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岗位创新技能。三是实施后备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进后备人才队伍成长。集团下属企业天纺标公司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与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宝德学院、东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合作。设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大学生广告创业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走入社会提供预热平台;联合组织针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为行业挖掘更多的设计新生力量;联合进行科技项目研发,为行业培养高端科技研发人才;联合建立特种纺织品检测实验室,为行业培养特种纺织品检测人才。

  “在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尝试。”

  袁保卫谈到,一方面,与专家、科研院所等合作,探讨汉麻产品市场化、品牌化、文化推广等课题;另一方面,与晋城技校、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通过合作办学设立纺织技校班,每年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技术工人将重返吃香的年代。”★十九大代表、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技术员杨普信心满怀地说。“无论是制造强国还质量强国,*终还要靠工人阶级,靠生产一线工人的辛勤劳动,用双手去实现。因此,加强工人阶级队伍的建设,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随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会更有力量,技术工人的舞台会更加精彩。”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