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配棉
原棉的性质与纱线质量有直接关系。国家标准规定,棉纱线根据品质指标和重量不匀率进行评等;根据条干均匀度、棉结、杂质粒数进行评级。
一、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1、棉纤维的长度
棉纤维的长度越长,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手扯长度:23mm-33mm。
2、棉纤维的细度
棉纤维的细度越细,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细度为:1.5分特-2分特。
3、短绒率
纤维长度小于16mm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称为短绒率。棉纤维的短绒率越高,则:成纱强力越低;成纱条干越差点;纺纱断头越多。
4、成熟度
是指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它影响棉纤维的光泽、强度、弹性、天然转曲等。
5、棉纤维强度
棉纤维强度越大,则: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损伤越少;成纱强力越高;纺纱断头越少。
6、棉纤维的天然转曲
棉纤维的天然转曲越多,则:纤维间的抱合力越大,成纱强力越高。
7、原棉的含杂
它影响成纱的结杂。
二、配棉的目的
(一)配棉的概念
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和原棉的性能特点,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二)配棉的目的
使用单一原棉纺纱带来的问题
(1)由于单一原棉纺纱使用时间有限,要频繁地更换原料,造成生产波动、成纱质量波动。
(2)原棉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如:这种原棉的长度长;那种原棉的细度细,等)。
(3)低级棉、回花及再用棉无法使用,纺纱成本高。
配棉的目的
1、合理使用原棉,多种搭配,取长补短
使用混合棉纺纱,充分发挥各种原棉的特性,相互取长补短,又满足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纱线的质量要求。
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各种原棉的性质指标和纺纱性能不同,如采用单唛原棉纺纱,当一批原棉在几天用完调换另一批原棉时,大幅度地调换原料,势必造成生产和成纱质量的波动。通过结合成纱要求和原料性能实行分类排队,搭配使用原料,从而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3、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
质量好的原棉并非所有指标和纺纱性能都好,反之,质量差的原棉也非都差。如在纤维较短的混合棉中,适当混用一定比例长度较长的低级棉,在纤维线密度较粗时,混用部分成熟度较低,线密度较细的低级棉,不仅成本降低,节约用棉,还使成纱质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