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百检网 2021-12-09

  吴堡县,山高沟深,在平常人想来怎么也与柔美的蚕丝联系不在一块儿。这里的人们却因“吴堡桑”出名。全县现有桑园面积2.35万亩,2013年养蚕量1005张,产茧43.1吨。今年上半年饲养春蚕152 0173 3840.3张,鲜茧总产量7.37吨。平均张产鲜茧50公斤,总产值29.48万元。“吴堡蚕桑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在陕北的前列”吴堡县利民蚕桑专业合作社社长自豪地说。

  历史悠久,代代相传

  吴堡的桑蚕被誉为吴堡的“银蛋蛋”,与“红蛋蛋”红枣、“黑蛋蛋”煤炭齐名。吴堡桑蚕又因吴堡与南方一带的江浙有着丝丝渊源,“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令人无限向往。

  吴堡栽桑养蚕是传统产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清道光年间《吴堡县志》曾有“桑、枣甚盛,丝绸行销山西、河南”的记载。1957年曾创造过张产全国第三、全省**的历史纪录,*高张产62公斤。

  据老年人介绍,全县土壤多为黄绵土,气候比较干燥,环境污染小,昼夜温差大,桑叶叶质好,蚕病不易发生和传染,发展蚕桑潜力巨大。栽植的“吴堡桑”,耐瘠、耐旱、抗病、稳产、叶优,曾被国家农科院认定为地方优良品种,产出的蚕茧具有单产高,茧层率高、解舒好等明显特点。

  蚕茧如何变成蚕丝的呢?笔者带着好奇走进了吴堡*大的蚕桑合作社——利民蚕桑专业合作社,目睹了蚕茧变为蚕丝的神奇时刻。工人们把从千家万户收购来的蚕茧晾干(烘干),形成成品茧,经过拉丝机把茧拉成丝,再把丝放在沸水池中煮大约4个小时左右,接着放入清洗池中进行清洗,洗干净以后放进脱水机进行脱水,然后将脱水出来的蚕丝放在小套环、大套环上在烘干室进行烘干,变成丝套(蚕丝被的内丝胎原料),*后由技术熟练的拉丝工(4个人)协力拉丝,铺制成各种规格的内丝胎。据介绍,优质蚕丝能拉丝长20多米呢!

  保驾护航,做大做强

  吴堡蚕桑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做好技术培训。近年来,吴堡县把发展蚕桑养殖这一特色产业,列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来抓,十分注重桑蚕的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1200人次,发放《栽桑养蚕实用技术手册》4000余本。今年,吴堡县科技局组织中塬板块上的冯家塬等4个蚕桑重点村的村干部及种桑养蚕大户60余人,就栽桑养蚕实用技术和蚕病害防控等知识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此次培训,专门邀请市科技特派员张武荣、县农艺专家贾爱书给蚕农讲授了“科学养蚕”、“蚕病的综合防治”和“桑树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期间,针对蚕农们提出的小蚕饲养、消毒防病等具体问题,两位专家与广大蚕农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为了鼓励蚕农种桑养蚕致富信心,现场还为养蚕户免费发放蚕肥5.5吨。

  政府全力扶持。2009年,吴堡县抢抓机遇,按照《陕西省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实施规范》的要求,建成总投资344.4万元的陕西省“东桑西移”工程吴堡万亩蚕桑基地。建成桑园11000亩,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室2574平方米、大蚕室2550平方米、催青室38平方米、推广应用方格簇40万片。该工程涉及全县49个行政村,为进一步壮大吴堡蚕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县将蚕桑产业作为县域重点科技项目进行产业开发,通过桑园低产改造、小蚕共育、养蚕设备购置和产业扶持等方式提升蚕桑产业水平。目前,全县完成低产桑园改造3000亩;改造小蚕共育室4处(500平方米);推广省力化蚕架85架,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5个,协会1个。鼓励、扶持“吴堡县利民蚕桑专业合作社”开发“武荣蚕桑被”、“蚕沙保健枕”等产品,现已开始生产销售。

  将蚕桑养殖纳入全民创业活动中,进行大力扶持发展。对养蚕产业以500元/张的标准予以扶持(不足一张的,按比列计算),同时免费为养蚕户提供50元/张的蚕药。据业务部门介绍,经过扶持,今年全县春蚕养殖数量翻了一番,全县养蚕村达到规模有19个,养蚕户达到156户。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