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港口外棉再次陷入冷清。贸易商反映,近期青岛港、张家港保税棉、已清关棉和即期装运外棉的成交再次陷入冷清,不光成交稀少,就连询价商客商也大幅减少。
是何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分析:**,近期美棉农业部11月全球供需报告出炉,再次上调了2014/15年度美国及全球
一位长年在各港口“行走”的棉商介绍,近期中国新疆棉花开始通过汽运、火运至内地,内地产棉花也陆续上市,而且价格不高,满足企业对中低质量棉花的需求。现今,多数纺企需要的仍是高质量棉花,比如:SM 1-5/32级美棉、澳棉以及西非棉等。
面对如此境况,那么外棉后市将如何,有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落?笔者认为,外棉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弱势下行仍是主基调:
其一,美国农业部11月份全球供需报告,全球棉花产量上调5.2万吨,而消费量仅被上调3.7万吨,全球棉花供需宽松。
其二,近期,内地9省棉花补贴政策“水落石出”,2000元/吨定额补贴明确。虽然棉农及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杯水车薪”,难以根治棉市顽疾。但是,今年新疆按“差额直补”、内地定额直补,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棉花面积下滑的趋势。
其三,今年配额政策收紧,除89.4万吨1%配额之外,很可能不再发放其它配额。致使进口商、纺织企业对远月船期望而却步。这对于外棉、进口商、用棉企业来说不乏考虑40%完全关税通关。40%完全关税通关的话,对外棉是一大压制,而对国内棉花则有一定支撑作用。
因此,预计短线ICE期棉或仍在62-65美分之间反复争取,长线来看,尤其是进入11月底、12月上旬之后,随着中国棉花的大量上市,以及配额通关棉花的减少,预计ICE期棉将跌破62美分,测试60美分,甚至55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