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呈供应过剩格局,中国抛储和政府对配额的控制偏严。全球呈现供应过剩的局面,全球库存仍旧有攀升的趋势,在大环境上对棉价产生压 力。中国虽然实行收储政策,吸收大量库存,支撑全球棉价,但远期低价抛储将必然实行,同时市场预期中国配额控制趋于偏紧格局,这对进口棉价和进口量产生不 利影响,进而对ICE期棉形成压力。
2、印度高产对美棉出口造成竞争。印度今年产量创新高,USDA 9月供需预测印度产量631.4万吨,印度
3、美棉收获进度慢,以及销售情况较差对远期的压力增加。 据USDA统计,至11月4日,新花采摘率为43%,较前周增9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61%,五年均值54%。从当前来看,美国新花大量上市时间比正常情 况推后2-3周,进而对美棉新花装运出口也产生相应影响。
截止10月24日,美棉装运出口39.96万吨,净签约66.26万吨。仅仅完成226.4万吨出口需求的29.5%,低于均值42.7%。这对于美棉远期出口形成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