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来,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艾先涛先后和团队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适宜机采的多类型
近日,公布的第23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名单,41岁的艾先涛名列其中。
挑灯夜战,只为提取科研数据
1月21日,记者在新疆农业科学院见到艾先涛。这样的日子,对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地里忙活的他来说,并不多见。
艾先涛介绍道,2003年,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跟着全国知名棉花专家李雪源住在乡间简陋居所,大家每天开着三轮车下地,开启了一段执着的守候。这段日子里,*令他难忘的事情是熬夜提取科研数据。
“当时测叶面积的仪器落后,只有待夜里电压稳定才能进行扫描读取数据,所以晚上两点多我们才开始对采集到的棉株进行测试,经常一干到天明。”
做水肥一体化栽培试验也是一个精细活。试验过程中要精确灌水量,3亩地被划分成一个个小区块,抱着水泵掐着时间对每个小区进行浇水,折腾**才能把三亩地全部浇完。
对于这样的生活,从小在新疆长大,又跟着父母种过棉花的艾先涛非但不觉得苦,还认为是“一件有趣的事”。
2000年之前,南疆缺少自育品种,当时普遍种植的是中棉所35号,后来中棉所49号也由于稳产性比较好,在新疆种植面积广,而本土品种市场占比份额很小。
为此,团队加快新品种研究步伐,终于培育出优质品种新陆中9号。它是新疆**个适纺高支纱的专用中长绒棉品种,结束了新疆没有中长绒棉品种的历史,为新疆棉花品种品质结构调整提供了核心技术。该品种与香港溢达等纺织品公司合作,已大面积推广104万亩,新增产值近2.45亿元。
“以前的棉花只能纺40支以下的纱线,新品种*高能纺出80支纱,几近翻倍。”艾先涛解释。
看到希望,育成优质新品种大面积推广
接下来,选育出优质、丰产、抗病的棉花新品种,成为团队攻关目标。
艾先涛所在团队通过南繁北育、多年多点生态鉴定,不断提高选育效率,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让品质产量同步提升,让他们看到更多希望,在天山南北播撒科技的种子。
在解决品种抗病性(枯黄痿病)方面,团队在库车市齐满镇30亩的自然重病田中,从几千份材料中开展鉴定评价,有时会针对某一个材料抗病性问题加大系统选育力度,选择单株几千个,逐个进行下一代鉴定评价。早熟、高产抗病棉花品种新陆中42号就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如今,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27万亩,产生经济效益2.53亿元,社会效益显著。
2017年到2020年,艾先涛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库木西力克村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驻村期间,他积*发挥专业优势,又把种子——新陆中42号带到这里,推广种植5万余亩,成为科技兴农的生动注解,为促进当地百姓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库木西力克村村民奥卜力艾散·奥卜力喀斯木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多产50公斤棉花,一公斤棉花7元钱,我每亩地就增收350元。”
未来发展,育出更适宜机械化发展的新品种
进入2010年,随着机械化采棉在生产中的快速应用,如何选育出“过硬”的机采棉新品种,成为团队主攻方向。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和攻关,艾先涛所在团队选育出适宜机械采摘的新陆中78号,目前已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新品种源棉152 0173 3840,经过机采后纤维品质仍然保持在“双31”,深受纺织企业喜爱,目前正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成果转化。
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艾先涛团队也有**展现,他们打破陆地棉栽培种的界限,利用系统变异筛选创制出纤维绒长>36mm、比强度>45cn/tex的高品质陆地型长绒棉,品质指标达到海岛棉水平,为品质育种提供良好的遗传资源。同时,针对新疆棉花育种技术创新性差、选育效果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重视育种方法和选育技术等基础研究,努力建立一套新疆棉花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为新疆棉花高效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每一次的收获,背后都是长期的坚守。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郑巨云说,在收获季,艾先涛会连续十几天泡在地里,就为了从中筛选出综合性能优良的一株株棉花,这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
“我们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研究更适宜机械化种植的新品种,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棉花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高效运行的协同创新体系,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艾先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