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16/2017年度储备棉轮出有关事项的公告》(2017年[轮出]第3号),公告称在2017年9月4日-9月29日期间的储备棉轮出交易,只允许棉纺织企业参与竞买,停止非棉纺织企业参与竞买,如非棉纺织企业违规参与竞买,结果无效,并取消其本年度及今后年度参与储备棉轮出交易资格,有关信息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开。棉纺织企业购买的储备棉,仅限于本企业自用(竞买企业与加工用棉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税务登记号必须相同),不得转卖,否则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本年度及今后年度参与储备棉轮出交易资格,并将有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
据了解,有关部门临时调整9月储备棉交易主体,主旨仍然是为保证纺织企业在新棉上市前的用棉需求,让储备调控政策发挥*大效用。据悉2016棉花年度以来,中储棉总公司先后下达近430万吨配合公检计划,覆盖所有承储库点,目前已公检326万吨,而截至9月1日累计成交269.7万吨,平均成交率70.53%,由此可见,9月待挂牌储备棉资源总体仍充足。另据了解截至9月1日,约有40万吨已成交棉花未出库,这些棉花大多数将会在新棉上市前集中出库进入流通,也将有效补充市场供应。
9月,正值新棉上市前的资源空档期,8月在储备棉轮出延期公告下达后,部分贸易商加大竞拍囤货,对储备棉成交价及商品棉期、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明显支撑,据统计,8月份储备棉成交57.47万吨,其中贸易商成交量为33.25万吨,占57.85%。此前两周以来,国储棉成交率一直保持高温状态,近一周储备棉成交率更是达到****,贸易商加大竞拍力度,但成交后迟迟不见棉花出库,不但影响了中储棉直属库公检作业的进行,也造成一些纺企的竞买难度增加,还加剧了内外棉花价差进一步扩大,对国内纺织企业竞争力已形成不利影响。自9月4日起,国储棉成交率渐行冷却,储备棉成交率滑落至80%以下,然而此举并非业者参与度降低,而是国储针对非纺企竞拍作出限制,随着非纺企退出竞拍,仅依靠纺企竞拍,自然较难维持****的成交。
新政策出台之后,国储棉限制参与主体后将不利于棉花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在缺少贸易商的参与后,市场预计纺企的竞买成交率及加价幅度会出现降温。目前新棉已零星上市开秤,内地资源上市量稍多,收价价较去年基本持平,新疆地区开秤规模暂有限,因轧花厂开秤后籽棉收购价格偏高,新棉在上市后售出价格将高于当前市场价格约500元/吨左右。而新棉集中上市仍需较长的时间(约在9月中下旬),而在此之前国储棉仍将是棉纺市场供应主体。另外受环保制约,部分轧花厂延期操作,导致新棉上量周期延期,纺织原料供应减少,青黄不接的时段浮出。非纺企的退出令纺企原料储备积*性增强,原料储备渐行增加,并且随着贸易商持货减少,降低缺棉企业在后期高于市场价采棉的局面,从而成本方面为纺企形成利好,符合储备棉轮出政策确保纺织供应的原则,所以说新旧年度资源供应平稳过度可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