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棉花生产发展研讨会8月下旬在新疆轮台县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提高质量,节本增收”, 而棉花新品种的研究推广与棉花的机械化生产分别作为提高质量和节本增收的两条主轴,成了未来棉花产业升级的关键。从棉花生产发展的历程看,关乎质量上的改革创新从未停止过,从生产上的良种良法到收购加工上的技术创新,棉花生产流通的质量变化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直至今天,质量问题仍然为业界所高度关注并着力改善的一项重点工作。而棉花生产的机械化在进入本世纪的十几年中,已凸显出倍受重视,大力推进的优越地位, 这些棉花产业升级举措,将棉花产业发展的巨轮推进至今,并不遗余力地向前驱动,力争早日实现创新升级目标。
然而,在棉花产业调整日益深 化,内陆传统产区生产面积产量逐年下降的今天,体现棉花产业升级的良种良法和生产机械化在广大的内陆传统棉区却显得推进有难。随着棉花市场变化引起的棉花 生产结构性的调整,大幅度的面积产量的调降也使得内地几大主产棉区在重视程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大为削弱。在内陆传统产棉区,业内与棉同行几十年 的人士遗憾于一大百年传统产业体系的失传,期待通过改革、创新、嫁接、给养等,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转身。
关于棉花生产的机械化,这也 是传统棉区几代人盼望实现的梦想。而正由于棉花生产若干年来在人力、物化上的去高投入加上市场行情的变幻,才渐渐使之失去与其它种养上的比较效益,对其实 施轻简栽培已被各地加以重视。比如地处长江流域的江苏、江西等传统棉区,在2010年前后,对棉花实施轻简栽培,大力研究推广机采棉技术一度被推上炙热程 度,国家重要科研机构联合产棉区政府、棉花机械研制企业、种植农场大户在江苏南通、盐城等规模棉区连续三年推介棉花轻简栽培及机采棉技术。棉花产业升级行 动几度升温,而如今,随着当地棉花的产业链条变细化小乃至濒临消失,这些研发项目赫然降温,势头不再。
传统棉区产业结构调整乃市场使 然,但作为经久百年的传统产业未必就是一蹴而蹴,一夜之间完全失去其百年站得住脚的所有理由,而且,国家在重大农业生产指导方针中对于科学调整和发展传统 的,尤其是开发重建沿海棉区的略策有着非常明确的部署安排。产业升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而作为传统优质棉主产区的决策者们依然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分析多变的 农产品产销市场之变,科学运筹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吐故纳新,继发优势,传承发展,实现棉花产业上的“老树春生更著花”。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预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从不拒绝优质的东西,正如当前棉花产业力倡的优质棉产销理念。内陆宜棉主产区因品质而生,而此优势面临下势 也是近期显现,抓住产业升级对品质求新、生产创新的有利时机,掀起一场传统棉区的产业革命,或许,会创造我国棉花产业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