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方案的各省,补贴方法基本全部为依照面积落实补贴资金,其中河北、湖北、安徽三省结合了棉花产量的因素,比较两种方案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以下概括:
一、按照良种补贴面积发放补贴:
优势:方便落实,亩均补贴额略高。由于各地农业部门在2014年春播开始后已经完成了棉花良种补贴面积的统计核实工作,因 此补贴发放相对便捷,只需将资金按统计的面积下发到户即可。同时,由于国家拨付各省补贴总额依据各省统计局产量,而良种补贴面积普遍小于各省统计局面积, 因此分配到每亩的补贴额较按照统计局数据计算的额度高。如山东省总补贴额为2000元/吨*66.5万吨=13.3亿元,按统计局面积889.4万亩,折 每亩补贴152 0173 3840元左右,但按照良补面积560万亩左右,折算亩均补贴235元,目前是已知单位面积补贴额*高的省份。
劣势:较难覆盖全部棉田。各省良补面积偏低的原因主要是棉农在上报种植面积时,内地棉花补贴方案还没有眉目,农民考虑棉花 良补仅15元/亩,而粮食补贴综合下来一亩一百多元,因此把棉花报成粮食合算。但相应的,在近期发放棉花生产补贴时,这些没有上报的棉花面积也不在补贴范 畴,因此生产补贴无法覆盖所有植棉户的棉田。
二、结合产量发放补贴:
优势:相比按照良种补贴面积发放或者直接按照省内实际面积发放的办法,按产量切块,补贴具有鼓励提高单产的效应。按照产量 切块下达补贴,产量高的县市切块儿获得的资金大,产量低的县市切块儿资金小,如果单产高,则下发时单位面积的补贴额会比较高。这点类似新疆目标价格补贴 60%这一较高比例定在按产量补贴,对于棉花向优势高产区域集中较为有利,同时鼓励棉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单产。
劣势:数据的一致性,统计的准确性和复杂性较难把握。按照产量切块,再按照实际面积发放,涉及几个问题:
一是这两套数据的来源是否一致。出台这一方案的三省对资金切块所依据的产量?(面积?表述不是很清晰,)没有明确表述,向下拨付依据一般 表述的是“农业部门会同发放、财政、统计部门联合审定的本地区棉花种植者当年实际种植面积”,两套数据的来源默认应该一致,如果不一致,可能会出现地区间 单位面积补贴金额存在不合理差距的问题。
二是数据的准确性如何保障。对面积的统计可以通过上报、审核层层把关,甚至可以实际丈量,但对产量的统计则较难掌控,受到皮棉省际间流动性强,单产变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上报的实际产量很难核准。
三是统计的复杂性提高。 由于要保障面积产量的一致性、准确性,基础数据统计起来将耗费大量人财物力。据悉,目前湖北省内仍在进行实际面积的上报统计工作,可能影响到补贴的落实时间。
前期有关部门曾明确表示,内地各省补贴方案由省内自行确定。由于补贴整体方案出台较晚,各地缺乏相关经验,今年各省具体方案的推出时间均 相对较迟,且落实进度不一。本网调查了解,目前基本还没有内地棉农领到补贴。补贴*终均以面积为依据发放,按面积补贴的弊端也难以忽视,即只要上报面积就 有补贴,不报不补,多报多补,难以保障公平,同时助长棉农来年虚报面积,疏于管理,增加数据统计核实的难度,同时不利于内地棉花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品质 的提升。参考目前一些地区粮食补贴“普惠制”的实际效果,以及棉花良种补贴的未达初衷等问题,笔者认为,内地棉花目标价格定额补贴引入产量和质量评估十分 必要,以达到*大效能配置资源,*大限度发挥补贴效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