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收,棉企要面临许多压力和风险
一是皮棉压库压力。因纺织下游形势持续低迷,加上年底资金压力,纺织厂坚持皮棉随用随买,纺织厂节前补库意愿不强。自去年十二月份以来, 安徽省棉花企业皮棉销售非常不畅,棉企皮棉库存越积越多。据了解安庆棉区400型棉企未售皮棉少则200吨,多则2000吨,当前欲出不能的现货交易和萎 靡不振的期货行情给这些棉企很大压力。如果继续收,压力会随着皮棉库存的加大而加大。
二是资金压力。当前白棉3级、13%水分、40%衣分的籽棉*高收购价仅在3.10元/斤,处于2014年度籽棉收购价格*低水平,棉企 收购资金占用也达到*低值。可压库的皮棉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加上贷款困难以及纺织厂拖欠的购棉款,棉企资金已是捉襟见肘,此时棉贩子在春节前还不断催 要售棉款以及要兑现一些年关费用,棉企资金压力山大。
三是棉企可能要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棉花供大于求将制约棉价上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棉花产量是616万吨,加上进口当年 国内供需总体大致平衡,然而1100万吨的国储棉的消化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棉价能否筑底反弹仍要看纺织形势能否根本好转。倘若棉价不能反弹或反弹不 力,棉企又要增加新的亏损,面临的风险将更大。
若不收,事实上棉企仍就很为难
一是高价时期都已放量收购,现在若不收不少棉企也心有不甘,有棉企也在预想低价已维持了一段时间,可能不会继续跌下去了。
二是由于不少棉农将早、中期籽棉留到现在开始卖,且籽棉数量有限,有棉企预计收上半个月左右就可能所剩无几,若不收就有点可惜。
三是*近看涨影响,这既有国家有关部门相关领导传出的一些看好信号,更有河北、山东等省近
到底收还是停收,笔者的看法是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区别对待。若坚持收购,前提是一定要将企业经营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以内,不然若春节过后 出现不如意的行情,棉企又会雪上加霜。在当前国际经济缓慢复苏但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棉花企业要“稳”字当头,适应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