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度生存压力较大涉棉单位需审时度势

百检网 2021-12-15
    一年一度秋风凉,又到了新棉收购的季节,全国各地棉花收购正陆续拉开序幕,商场如战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将开始。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 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今年国家停止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和国家棉花抛售暂停的背景下,涉棉企业应怎样分析形势、判断形势、顺应形势,在市场大潮中施 展才智立于不败之地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本网信息员对在安徽和广东拥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的安徽望江宇洁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卫华就当前 棉花市场形势进行了专访,访谈内容如下:
    一、棉花生产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大的产棉国之一,长期以来棉花种植面积在7000-9000万亩之间,多年来棉花总产量在600-800万吨之间。 2014年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6324万亩,比上年减少901万亩,减幅为 12.5%。除新疆棉区较稳定外,其它产棉区都大幅下降。其中面积减幅较大的是安徽、湖北、湖南、山东等省,部分产棉区减幅近50%。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 为600万吨左右。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早在四月初国家就出台了对新疆棉区的直补政策,而内地棉区总见不到政策的阳光雨露。国家宏观 上是大力发展新疆棉区,压缩内地棉区的种植面积,为粮食安全生产让路。因而,对内地棉花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棉农种棉积*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减幅较大。
    二、棉花消费情况棉花经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纺织行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外棉大量集中进口和中国纺织品出口受限的贸易环境日益变化的同时,中国已成为国内外棉花企业竞争的主战场。前几年,中国纺织工业在国家 出口退税和进口棉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发展。但近年来,由于内外棉差价的影响及纺织成本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使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纺织业举步维艰,停工停产逐增,用棉量逐渐减少。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全国用棉量在850万吨左右。如果今年生产量在600万吨,加上关税内棉花89.4万 吨,那么本年度棉花缺口为152 0173 3840万吨左右,就需要抛售或进口来填补市场的不足。如果纺织行业出现好转,可能增加用棉量50-100万吨。我国的棉花消费主 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东部五省一市,他们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73%的从业人员,82%的销售产值,88%的 出口交货值和超过90%的外商。
    三、超千万吨储备棉对市场的压力前几年国家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进行了敞开不限量的收储,虽经抛储,目前仍有超千万吨的棉花库存,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消化。
    这虽然自9月1日起停止抛储,给新棉收购、销售让出空间,但何时再抛储、什么价格抛储?都是棉花产业链关注的焦点,也给整个产业链造成压 力。2014年收购、加工结束后,销售还要时间消化,如果抛储一旦有风吹草动,将就像堰塞湖泄漏一样,对产业链的影响较大。面对如此大存量的库存,要保证 棉花产业链平稳运行,从企业的角度讲,有以下建议措施: 1、科学面对高库存,明确宣布封库,多少时间内国家不抛储,当库存出现质量问题,也不公开抛储,可直接以协商价卖给规模以上企业,减少市场压力。 2、当供需出现严重缺口,棉价大幅攀升,市场价接近或超过收储价时,适度抛储,给市场一个明确信号。 3、除关税内89.4万吨外,严格控制棉花进口,对关税外的棉花启用滑准税率的上限,鼓励企业使用国产棉。 4、一个年度的抛储价一旦确定,便不随意变动。如果价格向下变动会影响下游产业链的安全。 5、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增加纺织行业技术改造经费,使纺织品质量上台阶,增加纺织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提高纺织行业的用棉量。高量库存既对棉花产业 链造成了重大压力,同时还可成为与进口棉讨价还价的筹码。国家面对这么多库存要像大禹治水一样,只能疏而不能堵,保证下游畅通。
    四、2014年度棉花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1、今年棉农对棉价的期盼已成了泡影。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只知道埋头耕作,大多缺乏市场意识。就安徽省*大的产棉县望 江县而言,虽面积减幅较大,但与去年干旱相比,可谓风调雨顺,单产较去年有所增加,预计全县平均单产籽棉250公斤左右。植棉成本据望江宇洁公司与农业部 门调查,今年每亩物化成本在1700元左右,那么每公斤籽棉的生产成本为1700元÷250公斤=6.8元/公斤。目前时至9月中旬,棉农已采摘了一定数 量的籽棉,而全县棉花企业都在观望,无开秤迹象。今年是丰产不丰收,在棉价较低的情况下,棉农存在较大的惜售心理,市场将出现一定的僵持过程,棉花收购的 周期会拉长。
    2、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的储备棉政策、棉花直补政策、新疆棉出疆政策、进口棉政策,国家政策对棉花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内地 棉花是否有补贴,直补政策该如何进行,这是内地棉花市场关注的焦点,朱总个人认为如果有补贴应通过有资质的棉花企业来体现比较合理。理由之一,如果内地是 从量补贴,是多少量?只有通过棉花企业收购、加工、公检后,才能反映量的真实性;理由之二,如果内地按面积补,一个地区的棉花面积基本上是以农业部门上报 的面积为准,农业部门上报的面积与实种面积有一定的差距。内地种植分散,如何去监督和测算面积?那将形成种棉与不种棉一个样,抛荒与种其它作物一个样,不 能体现国家政策的公平性。理由之三,通过有资质的棉花企业来体现,既保证了国家棉花企业新体制改革的实行,又保护了棉农利益,更重要的是保证了纺织企业用 棉的质量,同时又维护了棉花市场的稳定,这样才体现政策的合理性。如果在棉花企业通过收购价来体现,棉花企业在测算收购成本时,就可按每吨高于市场价 2000元的价格来测算收购价。只要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强监督,发现弄虚作假的企业,无论数量多少,取消其准入资格和补贴,全程从收购、加工、销售、 能耗进行跟踪监督,这样比按面积补贴会更加合情合理,才能更加体现国家惠农政策的有效性。如果按面积补,棉花市场将会出现混乱局面,收购主体会增多。一部 分小轧花厂会粉墨登场。船小好调头,他们会以低成本、低价格在市场上占有优势,以快打慢,给400型轧花厂迎头一击。
    3、市场一体化,企业决策难度加大。国家取消收储后,棉花企业全部市场化运作,企业风险增加,棉价逐渐与国际接轨,国际棉价、期货、电子 撮合影响着我国棉花的现货市场。而且他们的相互作用和市场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也需要我们认真去把握和了解市场。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相信眼泪,更没有 永恒不变的规律。一旦决策失误,都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国际棉商的介入,他们有丰富的棉花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加之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到时会给 我国的棉花市场造成什么影响,朱总认为面临的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五、对2014年市场价格趋势的个人看法
    2014年棉花全部市场化后,朱总认为是宽幅走势。市场皮棉价格可能在每吨13500-17000元之间波动,可能出现前高、中低、后高 的局面。理由之一,目前自停止抛储后,离新棉上市还有一定的时间,纺织行业急需用棉,目前现货价格,高品级的棉花仍然在每吨152 0173 384000元以上。当棉花全部 上市后,市场供需宽松,会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直到和成本相近,并与国际棉价接轨,同时进口棉在中国市场也失去了价格优势。理由之二,当年供需有缺口,国 家也明确了控制进口棉,供需出现紧张时,棉价会逐渐走高。理由之三,生产成本及明春的种植面积进一步下滑,会造成明春电子盘因炒作而升高,因而拉动现货价 格的上升。理由之四,国家抛储棉不可能在每吨152 0173 384000元以下去抛售,只有当市场供需出现问题和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去抛售。同时中国棉花的高量库存及抛储政 策不仅是国内棉花的定价权,也是国际棉价的说话权。理由之五,国家为了防止出现棉贱而农伤的情况和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考虑,一旦棉价过低时,会采取临时性措 施来救市,稳定棉价。*后朱总告诫涉棉企业,在棉花高库存的压力下,所有涉棉企业都要树立战略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成本核算和资本运作意识,把握政 策、顺应市场、灵活操作。棉花市场的供求和价格走势可变因素太多,棉价的波动性也很大,企业在有合理利润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市场经济决不会有固定的 模式,也不会有永恒不变的规律,历史的教训太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棉花市场在宏观政策的干预下、在资金运作的影响下、在进口棉的冲击下、在明春 全球种植面积预期的炒作下是如何变化,棉花行业需要密切关注,根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