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棉花市场调控政策及纺织市场环境解析——访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

百检网 2021-12-15
针对棉花纺织市场的当前形势,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市场也针对这些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对于几点疑问,本网采访了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淮滨。
    
    一、 中国棉花政策顺应市场从收储改为直补,纺织行业进入市场化您怎么看?
    过去收储实际上是保护了加工企业,现在直补则是要把加工环节越过,棉花直补是棉花改革的一大进步,是一个支持农业的政策,且有市场机制,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但是有额度限制,额度的基础会增长,比例不变,和GDP有一定关的关系。对于纺织市场的好处就是市场将不再像现在这样,完全计划经济,看到了棉花价格市场化的希望。对国家来说也将不用再承担收储所占用的庞大资金,但是目前政策的效果还没出来,有待观察。现在市场化刚刚起步,如果改革要彻底,还要加快很多配套调控措施,例如蓄水池的把控,检验环节的把控,进口棉的把控。
    说到进口棉,就要说到配额的问题,国储棉关联配额是为解决收储带来的弊端,但目前我国的纺织工业需要进口棉来弥补棉花缺口,所以对于纺织企业自然是配额越多越好,如果有可能,甚至未来可以取消配额政策,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市场化,保护纺织企业的利益。而不是把纺织和棉农独立起来,不能确保了农民的利益就牺牲纺织企业的利益,一定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否则达不到好的效果。纺织企业就要求市场化和公平,别的不用给,它就会释放出潜能。但现在国库有大量的棉花,所以肯定要控制进口,所以现在唯有直补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化的希望。
    
    二、 直补以后纺织企业是否真能实现原料竞争力在同一起跑线?您认为新的棉花年度价格维持在什么水平?
    今年直补是在新疆试点,所以存在内地和新疆政策不一样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新疆棉的销售,而不利于内地棉的销售,所以需要有个蓄水池,具体如何操作要考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希望改革能够快一点,彻底一点,一定要以回归市场化为目标,因为计划经济走不通,政策怎么调都有问题,调的越多国家压力越大,所以调控一定要跟着市场节奏走,不是计划。
    在这样多元化的棉花政策下,预计今年大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今年是要解决收储体制留下来的包袱,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和国际市场接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国储棉的质量不稳定问题比较难解决。
    目前目标价格只有有上限价格没有下限价格,价格应该会有个下限,或许可以考虑根据补贴的额度有多少,国际的价格为多少来设定这个下线,我认为下限价格应该是和国际市场拥有合理差价的价格和纺织企业能够承受的价格,这个价格应该是市场的价格,**不应该是收储的价格。未来的价格肯定要与储备棉投放价格靠近,但一定不能突破下限,但是具体价格不好预测。
    
    三、 目标价格和降价投放储备棉政策出台,距离价格真正回归市场还要经历一段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您预期纺织市场如何?建议纺织企业如何操作?
    建议纺织企业密切关注政策,对于原棉采购,现在企业一定会谨慎,一个原因是行情在变,一个原因是资金紧张,今年企业的资金状况一定是紧张的,国家发改委一季度经济增长为7.4%,但它还在合理区间,只要在合理区间国家就不会有刺激性政策,不会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整,*多是微调和预调。另外,今年的市场内需不好,近一两年内需下降幅度比较大,之前,衣着类限额以上的零售额我们要比全社会高6-7个百分点,目前我们要比它低3个百分点;今年的服装产量,一到二月份是负增长的,终端产品反映是向前的,化纤和棉纺反映相对比较慢,服装负增长,他们一定也不会好,所以我们要重视是什么抑制了内需,目前电商大概占10%,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出口还算可以,但现在汇率变动比较大,所以资金状况一定是紧张的。
    从我们调查的开机情况,目前大企业开机情况比较好,中小企业不好,但现在开工率和开机率往往不是一回事,开机率要低于开工率,开工了不一定就要开机器,另外今年假期长,假期长说明企业不用加班,说明订单情况不够理想。
    
    四、 当前纺织企业也很关心日后国家为了调控市场是否会重启收储政策,比如市场价跌到152 0173 3840元/吨以下,国家会无限制的补贴棉农吗?有没有可能再临储?或者您预期还有其他什么调控措施?
    以后是否还会有收储和投放,这考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收,这和市场价格紧密联系。按道理说应该有个蓄水池,产量大收一点,价格上涨时候放一点,但不一定会是收储。
    
    五、 将来的地产棉、机采棉市场化后是否有助于提高我国原棉品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无三丝棉是长久问题,但目前机采棉和手摘棉各有利弊,虽说机采棉节省人工减少三丝,但是损害纤维长度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提升机采棉技术是关键所在,目前可以尝试下改变棉花包装袋来减少三丝。
    
    六、 目前国储棉库存巨大,且大部分资源不符合当前的纺企需求,对于庞大的库存将归向何处您如何看待?国家会采取什么方式消化积压的国储棉?
    目前很多国储棉因为不符合企业的使用要求,很多投放出来也是国储库存转变为企业库存,这或许就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给市场带来的惩罚,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
    棉花质量主要取决于种棉环节和检验环节,检验环节必须要严格。
    
    七、 目前纺企的棉花消费意向如何,您如何看待棉花和其他原料的竞争力?
    替代很正常,能替代的肯定要替代,但有些是替代不了。对于很多纺织企业来说多亏有化纤了,才能维持生存,但有的企业实力有限,很难转。多纤维发展是合理的,之前加入WTO,大家都担心化纤的市场,但是结果是完全相反的,替代是企业的选择,市场的选择,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无法替代的产品。
    
    八、 东南亚地区纺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转移?待棉价与国际价格接轨后,这种现象是否将持续?
    有一些棉纺织行业开始到美国去,有人说是由于棉花差价被逼出去的,但也不完全是价差,例如航民科尔有代表说过美国的投资条件很好,除了人工比较贵,其他方面优势都很显著,不但棉花价格便宜,美国政府对于增加就业岗位的企业还有反税、减税等优惠,另外使用的设备比较先进效率比较高,完全可以规避人工,而且气流纺需要工人比较少,核算下来要比国内合适。而越南从美国进棉花不要税,棉花、人工成本都比较低。
    我们的企业国际化也是一种好事,国家不会限制纺织企业走出去,目前纺织产业除了棉花不市场,其他的都市场,国家没有限制。过去我们走出去是为了规避配额,配额取消后就回流,中国的棉纺织企业很多,走出去的方式很多种,出去的基本都是好企业,因为不好的企业不具备国际化的运作能力。所以也应该担心过多的企业走出去,我们的纺织行业会不会出现早衰,但中国毕竟是发展纺织工业*好的国家,还拥有一个非常庞大和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为什么中国的纺织业发展的特别的快,就是因为庞大市场,如果不是棉花,发展的会更好,纺织工业在中国不会衰落,但是如果体制问题不解决会导致一批好企业走出去,这对我们来说不见得是好事,所以对于“企业走出去”要高度重视但不能盲目否定。
    另外棉纺企业长久以来的高征抵扣问题,应该做到同征同扣。纺织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应该重视起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