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纤维检验的重要性
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俗称三丝),异性 纤维可造成棉纱断头、条干粗细不匀,形成纱布疵点,因此纺织企业重视程度比较高,纺企采购原料多愿意采购异性纤维含量少的机采棉(如美棉等)。自2008 年以来现货销售难度较大,国家在2008年、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连续收储,给了棉企生存的机会,但由于前几年收储对异性纤维要求比较 松,棉花企业近几年来对异性纤维逐渐呈淡漠心态。
虽然棉花企业近几年连年交储放松了对异性纤维的要求,但是国储棉质量是棉花企业负责到底,今年国储细则中也要求异性纤维含量为N或L,入 库公证检验时异性纤维定性检验不超过10%(不含10.0%),从规则上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今年部分棉企遭遇了退储。
据了解,在2011年度及2012年度国储棉出库过程中,纺织企业使用时对异性纤维含量较高的棉花企业生产的皮棉直接与棉企进行沟通进行 了索赔,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部分棉企的重视程度。由于国家连年收储库容比较紧张,另外棉花补贴进行直补棉农的呼声较高,因此据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13年度 有可能是国家*后一年收储,这对于依赖国家收储政策经营的400型棉花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400型棉企如何发展是企业考虑的核心问题,*终企业将回 归正常的市场经营轨道上。据多数棉企介绍说:受纺织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棉花企业现货销售将从直接供应纺织企业单一销售模式,演变成商品棉撮合、期货交易 多种销售渠道模式,从而使棉企立于不败之地。
多渠道进行皮棉交易,就必须对交易规则了解的比较透彻才能更好地操作经营。虽然前段时
中国棉花协会在2012年11月21日发布的《棉花买卖合同及一般条款》(适用于国产棉贸易)“锯齿加工 细绒棉质量差价表”中对异性纤维初次进行了升贴水规定,皮棉异性纤维含量为N档的皮棉升水300元/吨,为M档的贴水300元/吨,为H档的贴水700元 /吨,更加体现了无异性纤维棉的优势性。
商品棉撮合交易对异性纤维的要求为:按扦样样品中含异性纤维的样品占扦样总量的比例小于等于6%无升贴水,大于6%小于等于12%的贴水152 0173 3840元/吨,大于12%的贴水300元/吨。
日 前市场交易规则日渐完善,棉花企业若想经营顺畅,参与到多种渠道进行销售,了解和认识到异性纤维检验的重要性,日前遭遇退储的棉企已经在收购初期以及加工 期增加了人力物力加大对异性纤维的挑拣和排除力度,力争做到生产皮棉符合国储棉要求,在日后的竞争中将异性纤维的检验放到一定的高度,提高企业生产皮棉的 优势,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
如何更好地防控?
当前纺织厂家多是采取逐包手工挑拣异性纤维,但是由于异性纤维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每包都有异性纤维,人员很难判断哪包有异性纤维,只 好一把一把的挑拣,挑拣难度加大,往往会有漏网之鱼,给纺织企业带来较大影响。如何更好地防控异性纤维的产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必须从产生异 性纤维的源头抓起,并能够引起棉农的足够重视,从籽棉价格上得以提升,宣传异性纤维带来的危害性,以及无异性纤维籽棉的价格优势,逐渐推广才能遏制异性纤 维的含有量。
控制异性纤维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是种植环节地膜塑料的混入,近几年地膜覆盖率大大提升,新疆已经重视了地膜的回收工 作,而内地由于种植地块比较零散未有效实施地膜回收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引起棉农的重视;二是当前采摘棉花的主力军为女性,头发掉入棉花中的几率大大增加, 应采取采摘全程戴帽子减少异性纤维的产生;三是棉农习惯使用尼龙编织袋进行包裹籽棉,编织袋常年使用,老化脱丝与棉花纠结在一起,掺入棉花中成为异性纤 维,这种情况在内地很严重,提倡使用棉布包装或者棉企提供棉布包装供棉农免费使用等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四是棉农将籽棉随处存放家中露天晾晒,导致家禽或者 其他非棉纤维落入籽棉中,提倡棉农固定地块进行晾晒以减少异性纤维的混入。
目前地产棉的异性纤维问题在形成环节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主要原因是棉农不能够直接认识到其危害性,也没有引起广泛棉企的足够重视。加强对异性纤维检验 的重视度以及提高棉农对异性纤维的认识度,生产加工“无三丝”棉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