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的
而且由于存在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因素,逐渐回暖的纺织行业发展形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此番景象,让人不禁联想起6年前的情境,棉花价格在经历了暴涨之后,随即落入谷底。那么,今年再次疯狂的棉花市场是否又会重演大起大落的一幕。
因此,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既应预防抢购、囤积棉花和棉农惜售。此外,还需对高价位之下的市场风险有足够的准备,防止棉价“高开低走”再次造成农民“卖棉难”。
棉价再创历史*值
自9月20日以来,我国棉花的市场价格和期货价格双双创下历史新纪录,其中期货价格经过多次涨停,目前徘徊在每吨24000元左右。《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在新疆南部产棉区了解到,尽管棉花收购尚未大规模展开,但“价格战”的“烽火”却越烧越烈。目前,阿克苏市的收购价已达到每公斤12元,突破了 2003年秋每公斤10元的历史*值。
由于民营棉花经营企业高度集中,在过去几年中,阿克苏市已成为新疆南部棉花交售的集散地,当地形成的价格成为新疆棉花收购价的风向标。随着棉价不断攀升,新疆南部各主要棉区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棉花贩子纷纷展开价格战,竞相抬价抢收棉花。
据新疆阿克苏天山棉业总经理方红岩为本刊记者测算,按目前的收购价,每吨棉花的收购加工成本已超过25000元,而目前新疆棉花当地交货价每吨24000元。方红岩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现在不收,后期收不到棉花,损失就更大了。”
价格战不仅增加了当地棉花经营企业收购的风险,也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据一些棉花经营企业反映,往年3000万元资金,一次可以收购近2800吨棉花,而今年只能收到152 0173 3840多吨。目前,新疆南部各收购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资金紧缺的困扰。
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时文告诉本刊记者,眼下,当地企业的收购主要靠自有资金和客户的订金,一旦棉花收购进入高峰期,几千万元的资金肯定不够用,企业只能靠加快销售进度来缩短资金周转时间。但考虑到新疆铁路外运能力有限,棉花外运困难不可避免,资金很难及时回笼,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在众多棉商因棉价高涨暗暗叫苦的同时,高得吓人的价格更让当地金融部门忧虑不已。由于近年国内棉价波动频繁,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或退出棉花收购领域,或紧缩信贷资金的规模,目前支持棉花企业收购的金融单位只剩下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受到资金规模的制约,企业能从农村信用社贷出的资金偏少,难以满足实际收购的需求,每年提供近300亿元贷款总额的农发行事实上已成为新疆棉花收购资金的*主要来源。
目前,从农发行贷款的新疆棉花收购企业七成以上是原棉麻系统的轧花厂,由于这些企业设备老、负担重,抗市场风险能力要比民营企业弱得多。即便面临如此高的资金风险,对这些“主渠道”收购企业,农发行却不得不全力支持。
此外,由于每个从农发行贷款的棉花收购企业固定资产都不超过2000万元,但往往要贷出上亿元收购资金才能满足运营,在今年棉价高得离谱的情形下,农发行今年要发放的贷款将面临****的安全隐患。
面对越来越高的风险,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决定停止发放棉花收购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客户二处处长丁新贵对本刊记者说,“一旦放款,必将加剧目前的价格战;而如果推迟,又担心出现企业因资金不足给棉农打‘白条’的情况。”
调控“弹药”几近告罄
为稳定国内棉价,解决纺织企业原料短缺的难题,今年8月初,中储棉开始抛售国家储备棉,计划在两个月中,抛储60万吨棉花。但抛售并没能遏制棉价继续上涨的势头,到9月中下旬,国储棉的竞拍成交价格甚至超过每吨21000元。随后不久,为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和遏止棉价持续上涨,中储棉再度抛售了 40万吨国家储备棉。
尽管已连续“出招”,本刊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却认为此举对市场影响有限。据山东菏泽市棉麻储运站站长赵建法分析,首次抛储后,国家可以掌控的储备棉只剩不到70万吨,这甚至还不够国内纺织企业20天之用。而再度抛储后,国家可利用的储备棉不过20万吨左右,对市场几乎难以造成影响。
据中国棉花交易市场调查,截至9月中旬,我国大型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普遍不足20天,大部分中小型纺织企业的库存已告罄。让纺织企业焦虑的是,眼下,国际市场上已没有可供进口的棉花。据一些手中还有进口配额的纺织企业反映,现在再高的价格也买不到进口棉。
即便是今年*后两个月,解决我国纺织企业原料危机也不可能寄希望于进口。从事进口棉花业务的国际棉商来宝集团(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梁斌杰为本刊记者解释说:“由于运输限制,明年1月之前,国外棉花都不可能大批量运抵我国各港口的保税区。另外,美国各港口码头的吞吐能力有限,输往中国的棉花,船期基本上都定在3月下旬以后了。”这意味着今后3个多月内,中国国内将不可能有大量进口棉。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棉麻公司副总经理李诚分析,在没有棉花可进口的情形下,国家储备棉严重不足,已在国内纺织企业中引起恐慌。更让这些纺织企业感到紧张的是,国内今年即将上市的新棉短时间也难以满足众多企业的需求。
由于近年来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高品质棉花越来越少,供出口和内销的高档纺织品的原料主要靠新疆棉和进口棉;而新疆棉花由于受灾害天气影响,至少要等到10月底,大规模收购才能开始,加上受到出疆运能的制约,新疆棉到纺织企业手中至少也要到11月底。当前,在新疆各地等待收购棉花的不仅是来自浙江的棉花贩子,内地的纺织企业也很多,都希望能先人一步收购到更多的棉花。
棉花储备和进口是我国调控市场、平抑棉价的重要手段。现在,这两种手段已经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了。长期关注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谭砚文告诉本刊记者:“寄希望于我国现有的储备系统来调控市场是不现实的,我国当前的储备棉总量有限,这一调控手段根本无法与强大的国内外市场波动相抗衡。”
由于国家在棉花储备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加上各地仓储规模的制约,我国当前的棉花储备规模有限。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后,国家收储规模*大时,总量也不过270多万吨,而我国每年的棉花消费总量却超过1000万吨。
谭砚文说:“近两年,不仅是抛储,就连收储对于市场的影响都*为有限。”例如,我国于2008年8月下旬和10月底两度收储共130万吨棉花,但从实施的成效来看,由于收储数量未达到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底线,虽然减缓了棉价跌速,但未能控制继续下滑的局面。
“高棉价时代”到来
由于今年我国棉花频遭灾害天气影响,增产无望,在纺织行业逐渐回暖的情形下,国内纺织用棉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今年8月,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天气和黄河流域强降雨天气,已对当地棉花品质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此外,由于今年播种期推迟,对新疆北部棉花产量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毛树春告诉本刊记者:“三大棉区棉花生产形势同时不容乐观,这在历史上也是*为少见的。”
由于今年棉花实播面积同比基本持平,生长期不利天气较多,全国棉花总产量较难实现同比增产。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马淑萍近日表示:“即便9、 10两个月无重大灾害天气,我国棉花也难有增产的可能。”据农业部统计,今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7400万亩,同比基本持平,总产量预计为640万吨。
随着纺织行业迅速发展,我国棉花供给压力也越来越大。据农业部统计,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纺纱用棉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而同
目前,全球每年可供出口的棉花不超过800万吨,土耳其、孟加拉国、越南等国每年进口棉花总量为500万吨左右,国际市场可供中国使用的棉花已不足300万吨。而今年受到洪灾影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多数棉田被洪水浸泡,虽然损失暂时无法统计,但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估计,巴基斯坦今年棉花至少减产15%。为弥补因洪水造成的至少30万吨棉花缺口,巴基斯坦势必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采购,这更减少了可供我国进口的棉花数量。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我国保税区内进口棉异常紧缺就预示着在今后一年中的供求形势。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说:“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沿海港口的保税区内,任何时候存储的棉花都不低于10万吨,但到了今年7月,不管出价多高,都买不到了。这意味着到明年7月,中国棉花供求形势将比今年更为紧张。”
由于进口棉花也难以填补我国棉花供需缺口,一些人士认为,我国可能因此进入“高棉价时期”,国内棉价在今后一年中将保持高位运行,不仅加大纺织企业的压力,还会增大国家对棉花市场的调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