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翠屏区盐坪坝产业园区为人所熟识,并且成为中国西南纺织行业的集群地,是因为园区内入驻的一些重点企业:“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丝丽雅集团,是全球*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现已拥有100余项国际**技术,200余项国内**技术;还有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试点企业”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大的粘胶绣花线生产基地…… 依托纺织核心企业集团,盐坪坝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十分明确:在形成纺织产业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大纵向发展纺织产业链条相关产业,实现产业关联,集聚集约发展。 为引导川南化纤纺织工业聚集,发挥行业聚集效应,今年,盐坪坝产业园区在创建“示范基地”上有了更大的动作——“我们园区正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申报材料已经过省经信委审批,上报给了国家工信部。”7月8日,盐坪坝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特色集群 园区培育大产业 近年来,盐坪坝产业园区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园区领导盯准产业,对外定向招商,对内注重引导。 如今,这里聚集的纺织及相关主导产品的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90%以上,是宜宾市实施“2365”发展战略中,新型化工轻纺建材基地的重要依托和纺织产业的核心园区,更是四川省重要的生物质纤维研发生产基地,并且在国内的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里的纺织产品做得琳琅满目,应用领域逐渐从服饰用、装饰用延伸到产业用,不仅带动上游蚕桑、蚕蛹精深加工,还带动了下游纺织、织造、制衣等的发展。 但在当前,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涉及到从*初原材料到*终消费品,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生产环节的创新,靠单个企业很难做细、做精、做全。基于此,2013年6月28日,由20多家纺织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了以宜宾丝丽雅集团为龙头的四川省新型生物质纤维产业联盟,实现新型生物质再生纤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成为该联盟的重要目标。 扎实、稳固的产业基础,特色集群化发展的企业,为园区开展品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今,园区内丝丽雅股份、海丝特、惠美线业等相关企业先后成立并发展壮大,已形成较完备的纺织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关联,集聚集约发展。 科技创新 猛进如潮促进转型 近年来,园区企业不断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拥有多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促使园区企业在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不断涌现;规上企业均已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进行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处于国际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近日,记者走进盐坪坝产业园区,只见丝丽雅生产车间内,几台正匀速运转的新设备格外醒目,员工们正规范地进行操作,产品也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在园区的**下,丝丽雅集团将创新型企业战略列入撬动丝丽雅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中,搭建起以“创新”为精髓的文化体系,不断深化“科技宽容文化”。 日前,一种基于生物基、生物质材料的“超仿棉”纤维原料,由宜宾丝丽雅集团研发成功,与天然棉花相比,这种新材料“超仿棉”近于丝优于棉,不仅有望降低纺织行业成本和资源能耗,更有可能成为棉花纤维原料的“新替身”。 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优,丝丽雅集团发展背后的助推力,就是园区不断引导的科技创新。 政企联建推动园区科学发展 “与很多产业园区不同的是,从开发模式来看,盐坪坝产业园不是单纯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模式,而是政企联建开发模式。”7月8日,盐坪坝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翠屏区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园区管委会与园区内的主要企业共同商讨并完善了‘政企联建’工作机制:企业相关负责人兼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企业抽调人员到园区管委会专职上班;管委会领导、员工主动登门访问企业,沟通情况,形成共识,促进园区与企业共同发展。 “这种模式,政府主导地位低于纯粹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区,大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影响力又低于纯粹由大企业主导的产业园。在此模式下,政府和企业能够高效且充分的沟通,制定符合园区实际的发展战略。企业可以参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丝丽雅集团可以参与公租房和园区道路建设中来,政府可以针对性的提供配套服务,利于园区的总体发展。”该负责人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委会和企业就是园区发展的两条腿,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快速奔跑。 根据“政企联建”工作机制的要求,双方每月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以联系会、现场办公、信息简报等形式加强磋商和沟通,共同推进园区工作。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园区管委会也在努力帮我们协调解决诸如征地拆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等具体事务,保障和促进公司的发展。”丝丽雅集团办公室常驻园区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接下来,盐坪坝产业园区管委会还将深化“政企联建”机制,进一步调动入驻企业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性,增强企业以企招商的信心,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做大做强,为园区和企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