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服装要靠创新重振

百检网 2021-12-16
 
   9月20上午,2015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开幕现场,大连服装产业“六个中心一个基地”也正式揭牌,拉开大连服装产业创新转型的格局。其实,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牵动大连服装产业计划的成行,源于在中国服装产业从业36年的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一份《关于设立大连服装产业研发创新平台的请示》。
 
  
   大连服装企业,要在行业低谷中开辟新的航程
 
  
   服博会现场,大杨集团展区被一艘巨轮包裹,造型*为惹眼。这个展场造型承载了李桂莲对大连乃至中国服装产业的深远思考,“我希望,我们的服装产业能如同这艘蓝色的巨轮,在眼下的行业低谷中能够劈波斩浪,开辟新的航程。”对大连乃至中国服装产业面临内外困境所遭遇的行业低谷,尽管大杨集团因为提早进行了转型升级而正在平稳运行,但身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以及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的李桂莲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为此,今年5月下旬,她专门给市委书记唐军、市长肖盛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份《关于设立大连服装产业研发创新平台的请示》中,这位年近七旬的服装人用自己36年的从业经验,把大连服装产业的现状、突破路径做了深入的分析。
 
  
   “由于体制机制缘由,特别是近期国内外经济下行,大连服装产业连年大幅下滑,陷入低谷。据了解,全市生产加工型企业152 0173 3840家,贸易型企业700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76家,2014年销售收入239.5亿元,下降27.7%;实现利税11.9亿元,下降43.8%;产量9249万件,下降11.6%。”李桂莲分析,从产量与销售收入下降幅度不同看,加工利润大幅收窄;一批中小企业难以为继,一些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人员流失。
 
  
   大连研发创新 “六大中心、一大联盟基地”
 
  
   面临出口受阻、汇率变化、成本上升的行业危机,大杨集团也曾经历了艰苦的产业转型之路。“尽管也曾经历销售、利润的下滑,但我们还是坚持品牌战略,创立"单量单裁"**男装生产经营模式,设立网上销售平台,提升高水平加工能力,生产经营有了新起色。”李桂莲说,去年大杨的“量身定制”西装在美国获得10万件套订单,在欧洲实现15万件套,这一“互联网+”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在给市领导的这封信中,李桂莲明确提出,实践证明,创新驱动是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所以,她提出设立大连服装产业研发创新平台的建议,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行业危机面前不独善其身,而努力为产业格局调整建言献策,李桂莲的这封信深深地打动了市领导。市委书记唐军和市长肖盛峰都给予了相关批示。正因如此,在市经信委等机构的执行推进下,制定了《大连服装纺织行业研发创新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为全市服装纺织行业创新驱动提供政策支持,决定首批设立“六大中心、一个联盟基地”。即大连学生装研发创新中心、大连职业装研发创新中心、大连西装研发创新中心、大连服装纺织品检验检测中心、大连服装实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大连服装产业两化融合示范中心(六大中心)和大连服装联盟产业基地,由大杨集团承接。
 
  
   “市场变革留给服装企业的时间只有2-3年,如果我们抓住了这*后的机会,大连服装产业真的有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反之,我们将失去*后的机会。”李桂莲说,从人才到整体实力,大连服装产业都到了紧迫的关键节点。作为龙头企业,大杨集团未来的责任是一面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多渠道开发新的市场,另一面则带动更多的中小服装加工企业形成产业联盟。“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大杨集团责无旁贷。”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