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迅速遗忘,关于血汗海鲜的报道还会有其他结局吗?
此次美联社关于血汗海鲜工厂的报道,*终迎来了如下结局:美国国务院向缅甸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出面接回滞留泰国的缅甸渔工。而根据4月21日美联社*新报道,目前Pusaka Benjina Resources渔业公司的Hermanwir Martino等8人被定罪并判刑,另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货物被收缴。此外,
再加上普利策奖的世界影响力,很难想象一则新闻报道还能有比这更美好的结局。
这次关于东南亚海鲜的新闻调查,如果不是得了普利策奖,难保不被讥讽为一次“外宾式调查”。对比动辄死亡成百上千的恶性事件、对比囚禁儿童的恶行,海鲜血汗工厂里的劳工们真的是*需要解救的群体吗?美国记者们是否在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生活在第三世界中的人们?更糟糕的地方在于,虽然美联社编辑部说自己是在报道新闻而非制造新闻,但如果考虑到快艇追逐、躲避持枪者巡逻这样的惊悚细节,再加上刷爆中国微信朋友圈的特色标题“你吃的每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基本可以判定,这篇报道的确难逃“外宾式调查”的标签。
事实也是如此。接受访问时候,调查团队中的记者坦言,“我们帮助解救的部分人,后来又回到了其他存在滥用劳动力的渔船上”。
“非被奴役即遭贫馁”是第三世界劳工*真实的两难处境。有评论人列举了被新闻关注过的血汗劳工事件:早在152 0173 3840年,《生活杂志》(LIFE)就刊发《带血的足球》,报道耐克公司在巴基斯坦工厂使用童工、奴工的情况。这些童工*小仅6岁,处境与美联社报道的海鲜奴工一样,没有劳保措施、被转卖、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工棚里缝制足球,报酬*其微薄;上世纪末,“企业责任互信中心”(ICCR)等NGO组织也曾广泛走访东南亚的多家跨国知名运动品牌加工厂,工人在那里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墙上贴着“不得交谈”的禁令,每日劳动所得不够在超市里买一公斤鸡肉;在孟加拉、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为欧美知名品牌代工的
已经有人站出来公开宣布,不必有什么道德洁癖:消费者只要是合法消费,对于商品本身就没有任何“过错”。“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其分内的事情就是付足要价,合法购买、合法使用,消费者的责任到此为止。至于商品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中是否存在不道德或非法因素,该由审查和执法的机构来担责。”煽情过后,一切照旧。更何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讲过,贫民窟里的一家人在垃圾山中捡取废金属和能够变卖的东西,**的收入虽然很少,也好过完全没有收入,好过在农村中的隐性失业。被外界横加指责的“剥削”行为,在工人眼里就是改善生活的**办法。
实际上,对于此类血汗工厂的报道和调查,我们早有切身的认知:“血汗工厂”条件简陋、艰苦,但好过在农村务农收入,农民工会选择“用脚投票”。至于“从印尼一个偏远的渔村到世界各地光鲜亮丽的餐桌发生的故事,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辛酸”,这话没错,可是太考验道德想象力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