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纺织行业内,低价竞争的现象并不罕见。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下,不少厂家不是把产品做好,而是把价格做低,得点儿小便宜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找到了生财之道。殊不知,这种恶性行为是慢性自杀,不知不觉中自己就把自己给灭了。
价格适当做低有利于产业化,规模化,但价格过低过滥,不择手段,就扼杀了我们纺织产业。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现在的市场,你去走一圈,你会发现,同类产品严重过剩,价格一家比一家低。
此前有不少做布或者做纺机设备的同仁抱怨,行业的山寨现象颇为严重。自家公司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新品种,刚推出市场没多久,类似的产品就冒了出来,外观相似,功能相似,价格更低。但是因为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并未完善,对于这种行为,他们虽然又急又气,却无能为力。
而操作成本低的山寨行为,更加加剧行业低价竞争的恶劣现象。
客户专业些便罢了,仔细对比,总能知道这其中的差距。但事实上,不少客户并不在专业上计较,反而被低价深深吸引。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慢慢地不少好的产品为了生存,也无奈降价!
价格做烂了,市场做坏了,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每个市场,都有不少因为价格战而倒下的冤魂。
而搅起价格战那淌浑水的那些企业,下场也未必好看。他们或许趁着浑水摸鱼吃上过几顿荤菜,但是到*后,往往又是他们深陷低价泥潭,泥足难拔。就从这次纺织原材料的涨价事件来说,那些靠低价生存的企业碰上这样的大风浪,根本无从抵抗就被雨打风吹去。
而市场的后继力量甚至是中坚力量,绝不是飞蛾扑火般的不怕死者(恶性低价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坚守自己品质定位和价格定位的执着者。他们不提倡物美价廉,他们坚持自主创新,申请品牌保护,生产差异化优质产品,他们推崇”一分钱一分货“。正是他们的坚持,才保证了我们纺织行业的健康不至于被破坏殆尽。
行业需要恢复商业理性,不要不顾一切的疯狂。
显而易见,价格是把双刃剑,可以伤人,也可以伤己。非理性的价格战,往往两败俱伤。
希望我们的个别布老板能经受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做长寿企业,而不是贪图一时痛快,带来无穷后患。不创新、一昧抄袭,那些倒下的纺织厂就是你的下场。
但我们始终相信,真正值得尊敬的企业,不是发展和扩张*快的企业,也不是规模*大的企业,而是始终如一坚持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企业,自始至终有自己底线的企业。它的存在,是纺织厂工人们的幸事,是行业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