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市场:陈棉受欢迎,新棉引纺厂担忧。
上周共推出抛储计划227574吨,较前一周增加65170吨,其中2008年度棉花167202吨,2003年度储备棉60372。共成交141467吨,其中2003年度储备棉成交59971吨,流拍401吨,2008年度收储棉成交81496吨,流拍85707吨。截止6月26日, 计划抛储量:684040吨,累计成功抛售储备棉:437499吨,折328级棉花均价12958元/吨;其中2003/04年度成交192171吨,成交率是98.05%,折328级13024元/吨,2008年度成交245328吨,成交率是50.27%,折328级12902元/吨。另上周末,相关部门推出了规范储备棉竞卖交易中代理行为的公告,对参与竞拍的企业给予累计竞买国储棉数量的限制,限制标准为企业4个月(2009年7月至10月)的*大用棉量。这将会防止市场上一些企业借抛储来炒高棉价,维护稳定棉纺市场的有序发展。
目前现货市场处于有价无市,资源方面地产棉少之又少,仅有一些新疆棉流通,但是由于新疆棉的价格高于抛储的价格,所以纺织厂多选择竞拍储备棉,现货市场成交以小纺织厂零星成交为主。目前储备棉竞拍已一月有余,市场上反馈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针对08年度新棉存在的问题:一是亏重问题,由于08年度储备棉在收购期间南方等大部分地区多处于雨水天气,所以棉花的回潮率较高,亏重自然就大,据当地一些纺织厂反映,一包大包棉(227公斤)亏重在3公斤左右。二是捆较大,小型纺织企业资金不够,只能找人代理,这造成变相提高购棉成本,小纺织厂生产困难。三是甘肃等地起报价与内地基本相同,而其与内地明显存在地域差价和质量差价,由此造成流拍严重。四是纺织厂反映价格偏高,生产无利润或亏损。目前安徽、苏北、湖北等地的小纺织厂,停机的比较多,中型纺织厂停机大概在50%左右。纺织厂处于一个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棉纱价格在下跌,小厂几乎是处于亏本的边缘,大厂经营尚可但也只是保本。
二、电子撮合:远月合同高涨,订货量和成交量双双减少。
上周,电子撮合共成交33940吨,较前一周减少2000吨;订货量减少2300吨,累计订货20460吨。该周电子撮合除个别合同有所下跌外,其他合同均有所上涨,但成交量和订货量双双下跌。远期合同MA0911周均价13020元/吨,较上周涨295元,为涨幅*大的合同。
从上周交易行情上看,市场行情有所反弹,五个交易日涨多跌少。近期和远期合同周均价继续上涨,仅有MA0910合同小幅下跌,可见交易商对新棉上市初期的价格走势有所看空。但是远月合同成交量和订货量均有所增加,可见远期合同关注度仍然较高,今年新花面积减少已是定局,而近期对天气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本周MA各合同均价均在13000元/吨一线以上,近期合同MA0906周均价为13136元/吨,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229级)37元。
该周电子撮合呈现以下特点:1、周均价小幅上涨,仅有MA0910一个合同下跌。从本周各合同周均价中可以看出,撮合盘面继续上行,但是上行幅度有所缩小;从每日的行情来看,撮合盘面受前日抛储价格的走势影响,盘面震荡。MA0910合同周均价跌22元,为13107元/吨。2、成交量和订货量双双减少。受现货资源濒临枯竭,抛储数量放大影响,撮合订货量和成交量降幅较大。仅有MA0910和MA0911两个合同订货量和成交量均是增加的,可见交易商目前多关注新棉上市初期这一接轨阶段。
三、国际市场:美元反弹,期棉下跌。
受美元震荡,原油反弹影响,ICE期棉在五个交易日里涨多跌少,周末由于人们担心下周USDA(美国农业部)推出的*新美棉种植面积,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由于缺乏买盘的支持,加之卖盘打压,期棉小幅收跌。本周来,7月合约累计上涨98点,12月合约累计上涨46点。该周7月合约周均价为51.89美分/磅,较前一周跌0.7美分/磅。同期国际现货呈现相同趋势,其中Cotlook A指数周均价为59.94美分/磅,较前一周跌1.21美分/磅。1%关税下折算为10493元/吨,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448元;滑准税下折算为12338元/吨,低于国内722元。
四市场展望:
本周抛储计划继续进行,由于规范了代理交易商的资格,市场上交易将更加有序,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型纺织厂参与进来,抛储的价格也将更加趋于合理化。不过,大家在关注抛储的同时,近期也应多关注天气,从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的植棉面积减少已经不可逆转,根据经验,7-9三个月的天气将对棉花的质量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新棉上市的价格。
近期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经济已经止跌,回暖的信息较强,但由于信贷规模、货币发放都达到历史高点,会带来通胀压力,所以说保八仍然很艰巨。有分析指出,5月份的CPI已经开始有回暖的迹象,预计在三四季度的时候,CPI或会重新回到零或零以上。据国家统计局26日公布,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降幅较1至2月份缩小14.4个百分点。而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中国经济复苏已开始传导到企业利润,有初步迹象表明2009年第二季度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