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棉花协会:棉花产销形势分析与建议

百检网 2021-12-16
射阳县是江苏乃至全国棉花生产重点县之一,从2000年到2007年已连续8年,年产皮棉都在5万吨以上,*高的04年超过了10万吨。今年,尽管植棉面积有所下降,但从目前的长势看,有望再破5万吨。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棉将陆续上市。目前,棉农*为关心的是今年的棉花收购价格,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当年的植棉收益,也将直接影响来年棉花种植的布局按排。为了科学地出台今年的新棉收购指导价,*近我们对全县棉花生产、购销趋势及相关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一些问题并非本县特有,而在全省乃至全国或有普遍性,都是当前棉花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和需要关注的。
  一,棉花生产情况
  今年全县棉花生产特点是面积减少,成本增加,产量稳定。
  1、面积有所减少。2007年8月和今年4月,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先后有盐东、黄尖两镇从射阳划出,归盐城市亭湖区管辖。这两个镇一直是射阳棉花种植的重点镇,特别是盐东镇,每年棉花的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左右,占全县植棉面积的1/10,黄尖镇也有5万亩。从统计角度,剔除两镇的面积后,同口径比较,今年全县棉花的实际种植面积为65.48万亩,较上年70.46万亩减少了4.98万亩,减幅为7.07%。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受上年棉黄、枯萎病的危害影响。2007年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不利棉花生长而利于病害发生的湿、温度,使棉花黄、枯萎病大发生,有些田地病死株率超过了50%,少数田块达到了绝收的程度。因此在去年秋播时就作了按排,采取调茬改水、粮经替换的办法,来抑制病害的蔓延。二是劳动力不足。部分农户由于强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仅靠留守老人种植棉花,不能足以负荷棉田用工的需要,土地又舍不得转让他人,故只好选择种植用工少、强度低的农作物,而减少了棉花的种植。三是植棉效益下降。近两年国家及省政府对棉花种植相继出台了一些诸如良种补贴、生产资料补贴等惠农政策,但*终比较效益还远不如种粮及其它农作物。与种粮比,如不长棉花,纯作稻麦两季,亩产粮食可达到2500斤,按市场平均价格0.90元/斤计算,亩产值可达到2250元,而其投入的物质成本在500元左右,加上人工总成本不足1000元,年可获纯利在1200元以上。而种棉花,前茬麦幅缩小,亩产粮只有500斤左右,后茬棉花即使按07年的收成和收购价格计算,亩收入只有152 0173 3840元左右,而植棉的成本,无论是物质投入还是用工都大大地高于粮食。根据我们的调查,粮棉套作成本达到1450元,纯收益不足400元,比纯作粮少收入800元左右。
  2、成本大幅上升。根据调查,从2006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的植棉成本连年上升,而且幅度越来越大。2006年移栽用90公分地膜每公斤13.20元,07年上升到了14.50元,而今年竟达到了17.50元,年际间增幅分别为9.85%和20.7%。尿素的价格06年每百公斤180元,07年为190―195元,涨幅为6.94%,而在今年春节后突显暴涨,4月份春播用肥时为230元,较去年同期涨了40元,到了7月份在追施花铃肥的当儿,又涨至260元,与去年同期比涨幅达到了33.30%。其它各类农资与07年同期比较,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硫酸钾、国产复合肥的涨幅在60%左右,磷肥的涨幅更大,达到了108.7%。如外省产某品牌过磷酸钙,去年零售价每百公斤只有46元,今年一下子冒到了960元。农药、柴油、汽油的涨幅在20%左右。棉种的价格从现象上看,与上年比较变化不大,但是今年包装内容物减少了,无形之中又使棉农亩用种成本增加了10%左右。由于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民物资成本的投入都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能少则少,能省则省。如对棉花花铃肥的施用,往年一般农户的亩用尿素都在50公斤左右,而今年多数农户只投了30―40公斤,减少了30%的用量。但在施肥的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进,都采用了打塘穴施或开沟深施,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从目前的效果看还不错,没有发现棉田缺肥的症状。即使这样,初步测算今年亩植棉总成本(含用工)将达到1101.30元,比2006年929.86元增加171.44元,增幅18.44%,较去年971.93元增加131.37元,增幅13.52%,这还不包括后期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的工、物本投入在内。
  3、产量基本稳定。8月15日,我们对样点户棉花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单株成铃按照大铃有1算1,小铃2折1,花3折1,蕾5折1的标准测算后为23.31个,较去年同期22.29个增加了1.02个,但比2006年同期则又少了6.19个。按照目前成铃日增量及今后蕾铃有效期测算,单株成铃还可增加12个左右,这样单株*终成铃可望在35个左右,亩成铃应该在5万个以上,按照正常年景,单铃平均重4.8克计算,亩产籽棉应该在240公斤上下。这样,全县在植棉面积下降的情况下,总产还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上,达到或超过5万吨。
  二、购销形势分析
  近几年,全国棉花供求数据一直在调整,有的年份要调整多次。可以说,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能较为准确地说出全国棉花生产、消费的基本数据。特别是今年,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突出。八月份《中国棉花形势月报》披露本棉花年度至2008年7月末,全国棉花总产量760万吨,累计进口225万吨,纱产量1947万吨。根据这一组数据分析,不管耗棉比是多少,国内棉花需求应该存有较大缺口,棉花会出现供不应求,而事实上情况却恰恰相反,国内棉花供给出现多年来没有过的富余。我们不去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年新棉的收购价格和市场营销。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棉花市场的形势不容乐观,就我县的情况也有雷同。
  1、目前库存情况。经过10年棉改,棉花流通环节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垄断格局被彻底冲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和纺工企业纷纷进入棉花初级市场,全县基本形成棉花流通企业、棉纺企业、农民经纪人三足鼎立的棉花市场格局。07年全县实际收购入库皮棉5.85万吨,三者的收购量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6.1%、42.6%、31.3%,突现了纺织企业自收自用的比例加大,较好地平抑化解了市场的经营风险。在流通企业中,有相当部分采取了“快收快加快销”的策略,或“先找婆家后开秤”的办法,也较好地解决了收购资金不足和经营风险的防范。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企业,在市场的搏击中,不能及时判断趋向行情,吃准棉价走势,结果栽了跟斗,辛辛苦苦忙一年,价差倒挂成窟窿。根据调查,至8月10日,全县尚有商业库存8000吨,是去年同期的10倍之多。在年度新棉行将上市之时,还有这么多的库存,这是棉改政策实施后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新问题。从目前市场的供需情况看,近期销售形势还不会有较大改变,甚至在新棉上市时都不可能清仓。而这部分棉花的占用资金,大部分又都是信用社和民间借贷,利率都比较高,算下来吨月平均财务费用至少在150元,到7月底,吨棉的亏损额都超过了1000元。而全县棉纺企业的工业库存量也只有8000吨左右,较上年同期减少20%左右,虽仅能维持一个月稍多一点的生产用棉,但完全可以与新棉对接。全国的情况也如此,这又加剧了商业库存的销售压力。
2、新棉价格预测。“植棉成本增加了,新棉的收购价格也应该水涨船高”。这是我们听到棉农反映*多,也是*强烈的一个心声。其理由十分简单,今年以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价格都在涨,而且幅度大得惊人,棉花的价格也应该涨,即使比照粮食的价格,棉价也得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认为:棉花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不可能全部由收购企业通过提高棉花的收购价格来消化,而主要由棉花大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从目前情况看,新棉收购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很小。一是往年在新旧棉花年度转换期出现的货源不足、价格上扬的情况不复存在。今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这个阶段的棉价非但不扬反而下挫。二是棉花的需求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和国内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全县纺织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出口风险增大,国际市场变数增加,用工短缺制约加剧,一部分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一部分企业调整了用棉比,这些都减少了对棉花的需求和使用量。三是国内供给较为充裕。新的棉花年度除上年度的库存外,本年度全国大部分棉区棉花长势较好,丰收在望。如果从现在起到收获季节,天气无特殊变化,总产仍将和上年持平或略有增加,这些都将直接制约棉价的上涨。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们认为,2008年度新棉收购价格既应不低于去年的开秤价,但又不宜大幅度的提高。预计三级籽棉初始收购价在2.90元/斤左右,按公定衣分36%、棉籽1.00元/斤、轧耗1%、皮棉加工费500元/吨计,折皮棉成本价13100元/吨。实际操作价格,应视棉副产品及纺织品销售价格变动,及时调整,以切实维护好棉花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各方利益。
  3、收购准备工作。一年一度新棉收购即将到来,各项准备亦已展开,但在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改变。企业为减少各类成本性费用支出,不再沿用过去那种人员集中、业务培训、物料添置、设备维修等常规程序,而将突出的资金准备作为收购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前一阶段,我们对企业新棉收购准备工作做了一些调研。部分企业因经营亏损严重,影响了今年新棉收购资金的筹措,加上考虑到今年棉花经营仍将有很大的风险,收购加工费用还得相应提高,故将退出收购。还有一部分企业,收与不收模棱两可,到时看行情,如行情好就收,否则宁可场地荒芜,设备闲置也不再轻举妄动。在已着手准备收购的30家企业中,有的采取了走出去推介自己,请进来考察企业的办法,千方百计的找婆家,与用棉企业、棉花经营大户联姻合作。有的企业加大了产品销售和往来欠款的回收力度,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聚集新棉收购资金。有的与银行对接,商谈新棉收购资金供给。特别是用棉企业也加大了资金的筹措力度,将进一步提高棉纺企业自用棉的收购比例。根据统计,目前有把握在新棉收购之前将资金筹措到位的只有4亿元,其中含农发行计划投放的1.5亿元在内。这与全县10亿元左右的总需求相比,缺口较大。同时,受近几年棉花购销企业普遍盈利水平低、经营风险大、发展空间小的影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商业银行对棉花购销企业的贷款投放疑虑较多。因此,今年的新棉收购资金不容乐观,“打白条”和“卖棉难”现象有可能重演。
  三、问题与建议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棉花生产、流通领域及棉纺行业都遇到了****的困难。棉花生产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化肥和农药价格上涨过快,造成植棉成本大幅上升;棉花流通主要体现在需求下降、压库严重、有价无市,棉花购、加、销企业面临新的亏损;棉纺行业主要体现在受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工资性成本和福利性成本同步增加的影响,导致出口减速,利润下降。就目前形势而言,今年新棉收购价格是高不能、低不得,不是损企就是伤农,而一但伤农,*终损害的还是整个棉花产业。为此,我们建议:
  1、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和重视棉花生产。棉花及其后道产品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棉花生产又是整个棉花产业的基础,其产量和质量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为此,建议国家和相关部门要象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棉花生产。勿庸置疑,国家重视粮食生产是正确的,我们建议重视棉花生产并非**地减少粮食面积,而是建议国家及其相关部门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加快盐碱地和中低产田的改良改造。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农民的植棉效益。
  2、加大对棉花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与之相联系的纺织行业出口创汇又是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关键行业,国家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对棉花生产的扶持。一是完善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国家于2007年出台并实施了棉花良种补贴政策,这对提高农民的植棉积*性,稳定棉花种植面积,起到了十分积*的作用。但是经过两年的实践,在操作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改进。*主要的是对“良种”的定性。棉农认为一个品种只要经过地方区试,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适纺性好品质优,且经国家和省权威部门审定,都可以作为良补品种。在操作过程中,既要注重解决棉花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又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既要注重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又要防止强行推销,剥夺农民对棉花优良品种的选择权。二是扩大补贴范围。现行良补政策设定的范围比较小,还没有达到“阳光普照”。因此,建议尽快实行普惠制,棉花只要种就给补,同时,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提高补助标准,增加补助项目。三是建立*低保护价制度。由于植棉成本的增加,棉农对新棉收购价格的期望越来越高,一旦希望落空,将会挫伤农民来年植棉的积*性。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建立棉花收购*低保护价制度。当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可实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对棉农实行价格补贴。也可像粮食收购一样,采取托市收购的办法,来保证农民的植棉效益。
  3、提高对棉花产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棉花是大宗农产品,就我县而言,由于地处沿海,属海洋性气候,空气温度大,籽棉易变色,不宜久存,棉花的收购期相对来讲短而集中。正常年景每年棉花收购资金需求量都在10亿元以上,在短短2~3个月的收购期内筹集这么多的收购资金绝非易事。近几年,我们县在农发行的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新棉收购任务。建议农业发展银行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继续加强与企业沟通,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投放面,增加投放量,简化手续,及时投放。
  4、及时科学合理地出台棉花收购指导价。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棉花收购指导价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国家发改委的收储价、农发总行的*高限价措施等,但在实际棉花流通过程中很难操作。因此,我们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棉农植棉收益不减为前提,依据国内外棉花价格指数,兼顾生产者、使用者、经营者各方利益,综合考虑,适时出台全国统一的或分棉区的标准级皮棉的收购指导价,以维护和稳定棉花市场秩序。(射阳县棉花协会陈占龙)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