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棉大量上市,棉花购销价格持续下跌,从当前看,基本反映了国际国内棉花市场走向。
一、棉花供给形势
1、全国棉花产量将达641万吨,创历史*高水平
9月份以来,全国大部棉区秋高气爽,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和采摘,丰收已成定局。据中国棉花协会截至9月底的调查,全国预计棉花产量641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创历史*高水平。新疆自治区棉花产量将突破210万吨,也创历史新高。新棉衣分高,水分低,高等级棉花比重大,质量好于往年。
2、收购工作全面展开,购销价格明显回落
随着新棉采摘数量增多,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大型棉花企业开始入市收购。农发行贷款陆续发放,缓解了资金紧张状况,但由于前期收购价格较高,部分企业收购的棉花销售困难,社会资金占压,影响了后续收购。随着新棉集中上市和市场形势明朗,棉花价格明显回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9月30日价格152 0173 3840元/吨,比9月1日下跌446元/吨;9月均价13973元/吨,较8月下跌41元/吨。由于国内棉价持续下跌,外棉的价格优势已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低等级进口棉价格(按滑准税计算)已经高于国内同等级棉花价格,高等级棉价差也在缩小。
导致新棉价格下跌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及全球主产棉国棉花丰收,新棉集中上市形成压力,国内外市场互相影响导致价格下降;二是配额发放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压力;三是农发行信贷调控政策收效明显;四是棉花企业慎购心理突出。
今年8月,中国棉花协会常务理事会讨论认为,按照兼顾各方利益、农工商保本微利的原则,参照今年国家确定的小麦*低保护价,分析国内外期货价格走势,考虑到农民和纺织企业的承受力,今年切合实际的棉花收购价格,应在籽棉2.5元/斤左右为宜。目前棉花购销价格下跌,基本反映了本年度棉花市场走向,属于正常回落。但如果继续下跌,将超出农民承受能力,影响植棉收入,继而打击农民明年的生产积*性。业内有关方面希望国家适时出台政策,稳定棉花市场。
3、棉花进口量继续下降
2006年9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3.4万吨,较8月减少15.2万吨,减幅53.1%;比去年同期减少17.6万吨,同比下降56.8%。
2006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316.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76.1%。
二、棉花需求形势
1、纺纱产量继续增长
2006年9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纺纱量为158.56万吨,较上月增加0.59万吨,增幅0.3%,同比增34.4万吨,增幅27.7%。
2006年1-9月我国累计纺纱量1240.8万吨,同比增加252.58万吨,增幅25.6%。
2、纺织品服装出口小幅回落,但同比增幅仍较大
2006年9月份,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141.88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0.02亿美元,减幅6.5%,较去年同期增加24.78亿美元,增幅21.16%。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43.65亿美元,同比增14.1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98.23亿美元,同比增24.5%。
另据统计,2006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约1055.9亿美元,同比增加205.9亿美元,增幅24.2%。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360.02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695.9亿美元。
三、国家宏观政策
1、70万吨配额已经发放至企业
新增发的7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已于9月下旬发放至有关纺织企业。配额证有效期截至2006年12月31日,实行滑准税率。
2、200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0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200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
3、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成本继续增加,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对年度棉花需求将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