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为我国第二大产棉省,棉花种植户翻地、浇水、买种,已经紧张有序地忙开了。由于棉花价格在2014年已经随行就市,国家不再收储。在山东这个传统的棉花大省,农民对种棉花的心态与前些年大不一样,种植棉花的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山东棉农种棉收入低费人工,这个春天棉花“暖不起来”
夏津县是全国闻名的棉乡,由于气候土壤适宜种植棉花,素有“银夏津”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夏津全县种植面积达到六十万亩,被评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
4月初,山东德州夏津县朱官屯村的王以双正和一位雇工,正在自家的地里忙活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王以双告诉记者,与种粮食不同,种棉花一年四季地里的活不断。
眼下这个时节正是*需要用心的时候,王以双必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交给他的棉花。
王以双的老伴儿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要不是需要照看孙子孙女,她也得一年到头跟着这几十亩棉花地忙活。管棉花很费工,从中耕、除草、整枝,到浇水、施肥、除虫,再到采摘、运输、晾晒,几乎没有闲的时候。
王以双老伴儿觉得,种棉花不光费工累人,收入上也比不上种玉米和小麦。可是王以双却一直不同意。
王以双:再坚持再等一年吧,这个今年这么行情好了,价格这么上来,补贴好一点,等等,等不好就秋后等粮食。
王以双妻子:有补贴吗?
王以双:补贴有152 0173 3840块钱还是不行,补得少,补152 0173 3840块钱,不管事。
今年51岁的王以双种棉花已经30年了。目前,他种的棉花有37亩,前些年种棉花的收益还不错,可是自从2014年实行目标价改革,国家不再收储,棉花 价格开始随行就市后,棉花价格就下滑得很厉害。2014年秋季,新收获的棉花还能卖到4块多钱一斤。但是到了2015年,棉花的价格就下跌到两块多钱了。
王以双把去年收获的棉花卖完后发现,刨出去各项开支后,几乎赚不到钱。他按照去年的行情给
王以双:去年我是一亩地(产量)530斤,卖两块七毛二,这一千五百块钱是吧,化肥将近三百块钱,三百多,看买什么肥料了,每年买的时候,不买一样肥料,这个农药是大约喷11遍到12遍。
每亩地三次施肥要支出300元左右,喷农药12次支出70元,这仅仅是物料的成本,而人工成本可就高得多了。
王以双:一遍一个工,基本是一个工,就四遍就四个工,这四个工就120(元)。
王以双告诉记者,人工费现在越来越贵,种棉花又是特别费人工的活。由于儿女都外出打工了,老伴儿还得照看孙子孙女,伺弄这30多亩棉花地的担子,便落在 了王以双一个人肩上。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王以双还是坚持每项农活都自己干,能不请人就不请人,这样也可以减少些支出。但即便如此,一年辛苦下来,每亩地 的成本也要高达1100多元钱。刨去这部分成本,每亩棉花就只剩下400多元钱了,37亩棉花地,总共能收入12000多元。
让王以双无奈的是,他听说山东今年棉花补贴价格是每亩152 0173 3840元,比2015年的每亩235元又少了不少。这样算来,忙活大半年,这30多亩地收入还不足2万元。
种棉花还不如在外面随便打个工赚钱多。因此今年开春以来,王以双就为到底种什么纠结起来。
王以双:实际我种了这三十来年的棉花,自己觉得自己有经验,能管理好了,粮一直没种,我这个岁数打工去没人要了,岁数太大了,出去打工一年弄三四万要吗,不要。
《经济半小时》记者:就算不打工你在家轻省不也挺好吗?
王以双:闲着?你看我闲着了吗?我下力的,下力的人**不能闲着,就得干活。
尽管王以双能算得明白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来回账,但是他还是给自己找了很多继续种棉花的理由。记者看得出,对于这几十亩棉花,王以双有着说不清的情结。望着这30多亩待种的土地,王以双*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棉花的价格能够恢复到往年比较高的水平。
王以双:我看等等啥时候补贴高,补贴好的时候我继续种,今年再不行,实在不行秋后我就改种粮田了,我再不能弄了,已经撑了三年了,我尽量地还是种棉花。
王以双所在的朱官屯村多年来一直种植棉花,但随着2014年国家目标价改革的政策实施,现在20多个棉花种植户,只有7户继续选择种棉花。
王以双今年还打算种棉花试试,不过眼看着周围的乡亲种得越来越少,自己的年岁也越来越大,他确实不知道自己明年是否还会继续种下去。与王以双比起来,更多的棉农已经果断转产,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了。他们的情况如何呢?
或转产,或关停,提质提量才能激活市场活力
夏津县刘李村的刘杏振家里原本种五亩棉花,2014年棉花价格出现下滑,他就把这些棉花改种为小麦、玉米,刘杏振告诉记者,他以前种棉花亩产只有五百斤上下,按照他退种时棉花每斤三块多计算,一亩地能够卖一千五百块钱,去除成本,每亩地的纯收入在五百多左右。
山东省夏津县农民刘杏振:(每亩)收五百斤以后能挣五六百块钱,要收个五六百斤以内,就三四百块钱。
现在刘杏振把这5亩地改种小麦和玉米以后,一年算下来,实际收入和棉花也差不了太多。
刘杏振说,种小麦和玉米要比种棉花省心得多,而省出来的闲暇时间,他可以养羊,这样又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苏留庄镇后屯村的田永木也是在2014年把自己的20多亩棉花大都改种了玉米和小麦,改种后的收入和棉花相比则好了不少。
和种棉花相比,种小麦玉米的成本也低了一些,每亩地是700元左右。
田永木:种麦子时候铺下了底肥,种棒子时候,施点肥料就拉倒了,就不铺底肥了,基本上肥多的时候就是一年上一次,但是一年收两季,这么着加上籽,去了成本(收入)一千三四百块钱。
除了改种粮食外,田永木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一种果树,那就是在夏津县有千年种植历史的椹树。
退种棉花后,他特意留了3亩地来种植这种果树。3年的成熟期后,预计每亩地的椹树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钱。田永木告诉记者,他们村一共有4200多亩地,前些年,棉花的种植面积起码在3000亩以上,如今,全村的棉花地加起来不过300亩。
尽管2014年很多棉花种植户改种了其它作物,但种棉大户李洪生却逆势而为流转了10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棉花。虽然当初自信满满,但是一年下来后,李洪生遭遇了当头一棒。
山东夏津县宏丰棉业有限公司李洪生:一千亩地的这个地租,再加上农药、化肥、人工、采摘等等开支,去了就是两千二百多块钱,我们的收入就一百多块钱。
这样的结果让踌躇满志的李洪生大失所望。随后,2015年,国家对前一年棉花种植进行的目标价格补贴发放下来,每亩地是235元,也就是说,2014年,他每亩地的收益是三四百元。到了2015年春天备播的时节,李洪生犹豫了起来。
李洪生当时也注意到,国际棉花的价格比国内便宜好多。2014年,国际市场上,皮棉的价格是每吨152 0173 384000多元,而国内的含杂质成分较多的皮棉价格就接近14000元。
李洪生:根据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结合,因为产量的对比,这个质量的对比,我们国内的市场的价格,皮棉价格肯定会下滑。
为了减少风险,李洪生把自己承包地中的六百亩改种了粮食,他流转的这一千亩土地当中,近半数都属于盐碱地,并不适宜其它作物生长,只能种植棉花,剩下能够改种的六百亩土地都被种上了小麦和玉米。果然,2015年秋季新棉上市后,棉花价格继续一路下跌。
1万元的皮棉价格折合到籽棉的价格就只有每斤两块六七毛钱,因为他的成本较高,这个价格让李洪生每亩地赔了400块钱,面对目前这种局面,李洪生感到进退两难。
现在,李洪生正和技术人员讨论还能种一些什么作物,但是面对着400亩盐碱地,他们苦无对策。
李洪生:今年种小麦的时候,改成小麦了吧?
技术人员:不行,都起黑碱了,咱这边地种小麦连本也收不出来,除了种棉花。
李洪生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除了种植棉花以外,还会对棉花进行初加工,把籽棉去除杂质和棉籽后加工成皮棉,这样能卖个更好的价钱。不过,现在他的加工车间设备大部分时间都停着。
李洪生的加工厂因为没有原料只能断断续续开工。与他的加工厂类似的是,夏津县永丰棉业有限公司也是棉花进行初加工的企业。
从2014年9月开始,这里的加工设备就一直闲置,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夏津县永丰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高安:但是这个加工出来以后,这个价格是在一万三千左右,但是收的时候也在一万三千左右,甚至一万三以下,所以说棉厂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咱都没法加工了。
在空空荡荡的棉花存储库里,总经理秦高安告诉记者,目前,这里已经成为纯粹供出租的库房。
而原本夏津县的一个棉花交易市场,由于近年来,棉花交易量日渐萎缩,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家具市场。
夏津县棉花行业协会会长邱立昌:因为市场放开以后,原来一个对外的窗口,现在一关,因为交易量一下降,没法经营了,所以我们就关了。
夏津县棉花行业协会会长邱立昌告诉记者,市场门前这条路以前有棉花加工企业几十家,现在只剩下三四家还在经营。
近年来,夏津县棉花种植面积逐年缩小,2015年种植面积是20多万亩,今年,预计种植面积会继续减少到15万亩左右。
邱立昌:国内的棉花价格下降了是一个原因,再一个原因是国内的需求量减少。
邱立昌说,当地棉花的品质同进口的棉花比起来,绒长较短,质量稍差,同时由于规模化程度不高,无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由于不是一次性采摘,加上晾晒和存放的因素,棉花之中所含杂质较多,这也成了当地棉花品质低,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在邱立昌看来,国家补贴应该进一步细化,更有针对性。
邱立昌:应该是优对质棉加大补贴力度,从种棉花种好的品质加大力度,分级补贴。
《经济半小时》记者:分级补贴是什么意思?
邱立昌:分级补贴我个人的观点是,好的品质棉花补贴高一点,生产棉花的品质低的补贴少一点。
据了解,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800万亩,2016年预计种植4200万亩。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纺织服装出口减速是造成棉花收购价格大跌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有不少纺织服装厂家都接不到订单,无法正常生产,因而无法收购棉花,也造成棉花价格下降的困境。
其实,国家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企业按 市场价格收购,有利于恢复产业的市场活力,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事实上,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已经看到了山东的棉花加工企业所发生的变化。
银兴种业公司是夏津县的种子行业的龙头企业,由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棉农纷纷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刘树海的企业也开始转型升级。
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海:前几年棉花面积比较大的时候,那几年种子销售量也比较大,特别是2009年、2010年那时候是几百万公斤,这几年是逐年下滑,*近这两年也就是几十万斤,还是销售的市场比较窄一点。
刘树海告诉记者,棉花种子的价格也在走低,近两年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30元下降到了每公斤20元,企业效益也随之下降。
山东省棉花产量仅次于新疆,是全国第二大产棉省,但是原棉消费率是全国**大省。而山东省的纺织企业,优质的本地棉采购不到,只能是从新疆或者国外购买。针对这一问题,刘树海也在积*想办法进行研发。
山东圣源集团的董事长张建福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夏津县开始棉花经销,从生产毛巾等成品一直到简单的棉纺,到了2006年开始经营高档棉纺,在2012年的时候,张建福注意到当地得天独厚的椹果资源,于是开始转型开发椹果产品。
尽管开发椹果,给张建福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棉花,保留了一个设备比较先进的棉纺厂。
山东圣源集团董事长张建福:要站在全盘来分析的话,纺织成品国内不会减少,国内就应该是限制出口,加大自己的种植力度,把品质搞上去,另外国家想办法站在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种棉花不赚钱就不种,但是老百姓不种国内就会紧缺,国内紧缺国外就会涨价,受制于外棉。
张建福告诉记者,和自己的企业一样,目前,夏津县很多原先的棉纺企业已经关门或者转产求得生存。
瑞生棉业有限公司经理李兆新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刚刚新上了紧密纺和竹节纱两套先进的设备。
瑞生棉业有限公司经理李兆新:这是受当前市场下行的压力影响,去年库存比较大,今年想在转型升级提质上做文章,搞了两个东西,现在看效果还挺好。竹节纱的销售供不应求,抢购一空。
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东华大学进行的纳米纤维纱线开发项目,已经完成了样机制作,下个月就可以在生产线进行试生产了。
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端山:经过加上纳米纤维以后,纱线具有穿着舒适又抗菌、益菌的效果,应该说这是一个增加附加值的一个点。
鑫秋家纺有限公司正在销售的这款棉被是一款可以水洗的纯棉被子,而一条棉被要能达到可水洗标准,必须要有优质的棉花品种和精密的加工。
夏津县棉花产业曾经给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时代在发展,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已经阻碍了当地的发展,为此,县政府制定了“突破银夏津成 就金梦想”的奋斗目标。夏津县县长才玉璞告诉记者,2015年,全县的规模以上的棉纺企业有四十多家停产,其中大多数进行了转型。而保留下来的棉纺企业, 正在积*促进企业技改,使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夏津县县长才玉璞:如何保证群众的收益,我们一个是引进了一些优良 的品种,这一个适合本地区生产的一些优质纤维的品种,第二个就是我们引导土地进行流转,到一些种植大户,再次过程中我们引进一些机械化的联合收割这些技 术,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夏津棉花一定的竞争力,也取得实实在在的好效果。
半小时观察:关注变化 把握方向
看完记者的报道,相信很多人对辛勤的王以双很牵挂。不过,市场并不在乎棉花是谁种的,付出了多少劳动。它所需要的是品质,是品种,是能满足特殊要求的产 品。这给王以双这样的传统种植户提了个醒,要注意市场的变化,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付出的辛苦才能有回报。从国家层面来说,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 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 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兼顾棉纺企业、流通领域以及农民这三者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的作用正在显现,棉纺产业链已经在市场化的路 上迈开了步子。市场,正在通过倒逼机制提升产业的活力,促进产业发展。希望相关主管部门监督好、管理好新机制下的市场环节,保障好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