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电视电话会]张晓强:加强调控稳定市场切实做

百检网 2021-12-23
加强调控 稳定市场
切实做好2008年度棉花工作
――在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晓强
(2008年9月25日)
同志们:
新的棉花年度已经开始。经国务院批准,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农业发展银行七个单位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7年度棉花工作,分析2008年度棉花形势,并部署工作。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2007年度棉花工作简要回顾
在2007棉花年度,我国纺织生产和出口继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棉花需求有所增加;棉花丰收,产量增加,产需存在缺口。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保持总量平衡,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管,棉花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一年来,国务院各有关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努力,重点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保持总量平衡,满足纺织需要。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2007年度我国纺织生产、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度全国纱产量2115万吨,同比增长11%,增速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纺织品服装出口152 0173 38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在纺织生产和出口增长的带动下,棉花需求比上年度有所增加,但增长势头减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8880万亩,棉花产量762万吨,为历史*高产量。根据新疆棉铁路运输实际发运情况看,新疆棉花实际产量比原公布产量多出40万吨左右,据此测算全国棉花实际产量8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7万吨。2007年度累计进口棉花244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6万吨。基本满足了纺织用棉需要。
(二)稳定棉花市场,促进棉农增收。各地政府和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棉花收购工作,引导棉花企业积*入市、理性经营。工商、质监等部门严格加强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棉花流通秩序较好,棉花质量基本稳定。农发行积*发放棉花收购贷款,保障棉花收购资金需要。有关部门把握进口配额发放节奏,进口棉数量每月基本保持在20万吨左右。在2007年度国际市场棉价整体上涨、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棉价保持了基本稳定。年度国内市场标准级棉花销售价格平均约为13700元/吨,同比上涨3%。而同期国际市场棉价上涨23%。2007年度棉花收购价格高于上年,棉农收入明显增加。据全国物价系统成本调查统计,2007年度棉农皮棉出售均价655元/担,同比增长8%;棉花现金收益949元/亩,同比增长14%。
(三)加快新疆棉调运,缓解新疆棉运销难。受紧缩银根政策等影响,2007年度纺织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普遍压缩原料库存,棉花大多是随用随买。棉花企业商业库存增加,销售压力加大,国产棉销售慢于去年,加上今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新疆棉一度出现运销困难。为此,今年6月以来国家增加新疆棉花铁路运力,对新疆棉出疆移库给予400元/吨的补贴,促进新疆棉移库到内地。据铁路部门统计,2007年度共发运新疆棉293万吨,比上年度多运23.6万吨,除疆内纺织自用外,当年度新疆棉已基本上运了出来。为加快新疆棉销售,8月下旬以来,国家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价收储2007年度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棉(共成交8万吨),促进了新疆棉的销售。新疆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也加大力度,督促棉花企业加强市场营销,积*移库销售。
(四)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积*推进质检改革。各地各有关部门继续贯彻国务院确定的“一放(放开收购)、二分(储备与经营分开、社企分开)、三加强(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管理、加强质量监督)、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改革方针,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棉花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期货和现货交易市场发展良好。棉花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在竞争中优化组合,棉花产业化经营在探索中发展,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棉花质检改革进展加快。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目前已有1094家棉花加工企业完成了技术改造,比上年度增加563家,形成大包棉花加工能力590万吨左右。开展仪器化公证检验服务的公证检验承检机构81家,形成仪器化检验能力430万吨左右。2007年度全国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大包棉花166万吨,超过上年度检验量的2倍。
在充分肯定2007年度棉花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部分加工企业对棉花质检改革存在观望心理,更新改造不积*,改革地区间进展不平衡。二是棉花质量仍存在隐患,无证加工企业使用“两小一土”加工棉花现象仍未杜绝,混等混级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纺织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受此影响,国产棉花销售进度慢于上年,7月份以来国内棉价呈现下跌趋势。四是部分产棉区棉花的统计数据与实际产量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给总量平衡、安排进口配额和组织铁路运输带来一定困难。
二、2008年度棉花工作面临的形势
正确分析市场形势,是做好新年度棉花工作的关键。近期,我委会同有关单位对当前及2008年度产销形势进行了多次分析和研究,并组织联合调查组到棉花主产省区进行了调研。总的来看,2008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纺织生产出口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棉花产需之间仍有较大缺口;国际市场棉花资源趋紧,受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影响,预计国际棉价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一)棉花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8658万亩左右,同比减少2.5%。各级农业部门重视棉花生产,推广棉花良种,促进科技兴棉,大部分主产棉区棉花长势良好。如近期气候正常,预计单产同比增加,全国棉花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受今年年中主产棉区气温偏低影响,棉花大量上市时间比常年推迟半个月左右。
(二)棉花需求量略有增长。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去年以来我国纺织生产和出口由快速增长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增速明显放缓。预计2008年度,纺织业仍将面临人民币升值、资金紧张和成本上升压力等问题,纺织生产和出口增速可能会放缓,对棉花的需求量的增长也会减弱一些。这样,棉花产需之间缺口不会再大幅度扩大,但考虑到纺织行业增速依然存在,因此新年度棉花需求量仍将会有所增长。
(三)国际市场棉花资源趋紧。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新预测,20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491万吨,同比减少137万吨;消费量2635万吨,同比减少32万吨;期初库存1210万吨,同比减少31万吨;国际市场棉花供求趋紧,国际棉价总体上将在高位运行,但受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和其它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国际棉价波动将进一步加剧。9月以来,国际棉价呈现快速下跌态势,9月17日纽约棉花期货12月份合约价格61.42美分/磅,比月初价格下降了8.76美分/磅。国际市场棉价剧烈波动,对国内纺织用棉企业利用国际资源带来较大困难。
在正确认识新年度棉花供求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2008年度棉花工作中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棉花收购资金趋紧。受从紧货币政策及棉花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今年投入到棉花收购的商业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资金及纺织企业预付款可能大幅减少。二是收购初期可能出现观望、僵持局面。受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棉花种植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棉农对今年棉花收购价格的期望值较高;纺织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消化高价棉难度较大;近两年棉花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收购会比较谨慎。可能在棉花收购初期出现棉农惜售、企业观望的局面。三是稳定棉花生产的压力较大。受纺织困难影响,近期棉花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内市场棉价比7月下旬每吨已经下跌了近千元。由于棉花生产成本增加,而新棉收购价格难以达到农民的期望值,会挫伤棉农生产的积*性,不利于稳定棉花生产。
三、切实做好2008年度棉花工作
当前棉花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严峻,国内市场棉价仍在下行,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把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作为新年度棉花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2008年度棉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抓好新棉收购,确保资金供应;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加强宏观调控,满足市场需要;加快质检改革,确保棉花质量。具体要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引导企业积*入市收购新棉。要加强政策引导,客观宣传我国棉花产销形势,要看到我国棉花产需总体上存在较大缺口,国产棉花销售市场广阔。要引导棉花企业积*入市收购,棉农积*交售棉花,合理确定棉花收购价格,既要保护各方利益,又要规避市场风险。纺织企业要加速资金周转,积*采购新棉,保持合理的棉花库存。中国棉花协会、纺织工业协会要加强相关的信息服务和宣传引导工作。
(二)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认真研究新年度棉花收购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发挥棉花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力做好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工作。在切实防范贷款风险的前提下,提前制定棉花收购资金供应预案。统筹考虑各地棉花产量和贷款企业加工能力,增加发放贷款企业的数量,防止出现区域性收购资金供应上的空白点。特别是对贷款对象过少的主要产棉地区,要扩大贷款对象范围。要进一步增加收购资金供应规模,支持贷款企业及时足额兑付棉农售棉款。鼓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开展棉花收购信贷业务,增加棉花收购资金供应渠道。在主要产棉区,各商业银行应保持一定的棉花收购贷款规模,贷款规模在年度之间要保持相对稳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棉花收购资金供应问题,千方百计督促和帮助收购企业筹措资金,防止出现“打白条”。
(三)加强棉花宏观调控。要充分运用好储备、进出口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维护棉花市场的基本稳定和供需基本平衡。一是充分发挥储备调控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棉花储备制度,适当增加储备规模,建立更加灵活的储备棉吞吐机制。有关部门已经商定,新棉大量上市后,如棉价出现过度下跌,要适时入市收储部分棉花,使新棉收购价格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如年度后期棉价出现过度上涨,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储备棉在市场抛售,保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二是调控好棉花进口。进口棉花既是解决我国棉花资源短缺的需要,也是调控棉花市场的有效手段,要在准确分析我国棉花产需形势和国际棉花市场变化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国内棉花销售进展情况、纺织企业用棉配比需要等因素,合理确定进口的时机和数量,着重把握好进口节奏,从而保证国产棉花销售,维护国内棉花市场价格稳定,保护棉农利益。三是组织协调好新疆棉运销。要引导新疆棉花企业强化市场和竞争意识,充分利用出疆棉移库补贴政策,加快棉花销售和向内地移库的进度。铁路等部门要组织好新疆棉外运,增加棉花出疆运力,满足销售和移库需要。四是完善棉花产需统计。要改进和完善棉花生产统计,提高棉花消费统计的质量,建立信息会商机制,规范信息发布,为宏观调控和生产经营服务。
(四)加强棉花市场和质量监管。各地要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防止加工能力的盲目扩张。坚决取缔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等非法加工设备,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行为。对销售、购买非法加工棉花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促使无证加工企业真正退出市场。要依法加强棉花质量检查,加强收购加工环节质量监督管理,打击棉花掺杂使假等质量违法行为。引导棉农继续对棉花实行“四分”(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避免籽棉混等混级。广大棉农及收购加工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危害性的认识,在采摘和收购环节都使用棉布袋,在棉花加工前做好排除异性纤维工作,保证棉花质量。
(五)稳定棉花生产。稳定棉花种植面积,防止生产出现大起大落,对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产棉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须有清醒认识,及早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要在稳步扩大优势区域棉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继续改善棉花生产条件,加强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支持新疆发展棉花生产,提高我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要深入研究支持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行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快棉花优良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扩大优质棉花种植规模。
(六)鼓励棉花企业做大做强。从2001年开始,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七年,棉花企业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随着棉花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涌现了一批经营规模较大、管理较规范、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棉花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棉花企业“小而分散”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我们的棉花企业无论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在管理、效益上,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外资进入中国农产品经营领域的步伐加快,国内棉花企业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际企业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探索多种形式的棉花产业化发展路子,快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
(七)缓解纺织行业困难。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民生产业,其健康发展关系到棉花生产稳定、棉农收入增加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当前纺织行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已批准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纺织行业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纺织行业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棉花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四、加快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按照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从2005年度起,用5年的时间,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几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改革方案精神,积*组织棉花企业改造加工设备,加紧建设仪器化检验实验室,促进新体制加工检验的棉花进入市场流通。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8年度,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行的第四年,也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改革的关键一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兼顾、加快推进改革。
(一)充分认识改革意义,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本项改革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棉花加工、检验、流通领域的深刻变革,对棉花产业各环节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是促进棉花加工业有序发展的需要,是棉花加工企业实现升级换代、做大做强的重要机遇。新体制全面实施后,全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将大幅度减少,棉花装备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将得到明显提升。其次,改革是提高纺织品竞争力的需要。棉花质量指标实行仪器化包包检验,项目全面,指标数据客观准确,有利于纺织企业科学配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第三,改革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需要。改革按照配套规划实施,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棉花市场监管工作;参加改革企业普遍实力较强,有利于金融机构择优选贷,降低风险。第四,改革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实行新体制后,在棉包统一编码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专业监管仓储体系,有利于国家及时准确地掌握棉花数量和质量数据,为调控服务。近期,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实行棉花编码管理、发展棉花专业仓储,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实现新旧体制顺利过渡。根据《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和《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2005-2009年度为改革过渡期,允许新旧体制并存;从2010年9月份开始,棉花加工检验新体制将全面取代旧体制,小包型加工企业和小包型棉花要全部退出市场。目前,距过渡期结束还有两年时间,要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政策,促进改革顺利完成。
一是制定公布小包棉及其加工企业在过渡期后退出市场的机制和实施办法。过渡期内,国家只收储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大包棉、铁路部门优先运输大包棉、农业发展银行给改革企业优先贷款,这些措施正在执行中;过渡期结束后,停止小包棉花进入期货和电子撮合交易,铁路部门停止小包棉花运输,农业发展银行停止对小包棉加工企业提供贷款,取消小包棉加工企业的棉花加工资格。
二是研究制定棉花进入专业仓储办法。棉花专业仓储是质检改革的必要条件,符合棉花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交易纠纷,有利于银行加强监管、降低贷款风险。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仓储实施办法,大力发展棉花专业仓储。
三是引导纺织企业采购使用经仪器化检验的大包棉花。尽快制定新体制棉花交易结算办法,研究仪器化检验数据与棉纺产品质量的相关性,研发自动配棉系统,降低原料成本,进一步研究棉花标准、财税等政策,使纺织企业感受到改革的好处,提高采购大包棉花的积*性。
四是严格棉花加工业规划布局。各地要对棉花加工业更新改造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清理,剔除原纳入规划但没有改造或已破产转产的企业,支持改造意愿强又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规划布局要根据各地棉花种植区域的变化及时调整,既要方便农民售棉,又要避免棉花加工企业过于集中。
五是切实提高棉花送检率,改进配套服务。近两年,国内棉花资源偏紧,部分完成设备技术改造的企业没有把加工出的大包棉花及时、全部送检,影响了公证检验的普及率。各地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工企业履行义务,积*参与公证检验。棉花设备制造企业要改进设备,做好优质服务,及时解决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纤检机构要进一步规范仪器化检验工作程序,健全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和仪器化检验考核管理制度,提高检验能力和水平。要积*改进棉花包装捆扎材料,优化装运方式,加强棉花回潮率检测,消除棉包在装运、储存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同志们,2008年度棉花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产棉区发展改革委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棉花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解决棉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圆满完成2008棉花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