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危包检测中心成功开发出了竹筷中四种杀菌剂的检测技术,其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三种物质的检测低限可达0.1 mg/kg(毫克/公斤),抑霉唑的检测低限可达0.5 mg/kg,能够充分满足食品工器具等相关企业的检测需求,帮助企业对相关产品进行把关。该检测方法的应用,将在保障食品用工具的安全质量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将不符合食品用具安全标准的竹筷拒于市场之外。
专业开发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中心的周立法先生认为,为降低食品安全保障成本,应优先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将质量控制环节前移,以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这比“出现质量问题再补救的质量控制模式”更加有效。例如,在食品工器具的生产环节,使用环保高效型的双核臭氧杀菌设备,对竹筷等食品用具进行杀菌消毒,可避免化学杀菌剂带来的“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
据悉,随着木材可伐资源的日渐减少,以竹代木作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不断涌现并日益增多。但是,由于竹材理化性能与木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竹材存在易霉变、易虫蛀等缺点。为克服此缺点,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在竹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杀菌防霉剂,以抑制霉菌的生长。现阶段竹筷制品生产中*常用的杀菌防霉剂有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抑霉唑、联苯和五氯苯酚等。
但是,使用杀菌防霉对竹筷制品进行防霉处理后,残留的杀菌剂会在竹筷的使用过程,随着竹筷迁移到食品当中,从而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安全。我国国家标准GB 152 0173 3840.2-2005明确规定了竹筷中相关杀菌防霉剂的限量要求,其中,竹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抑霉唑、联苯四种杀菌剂的含量均不得超过10 mg/kg。
为了帮助企业控制竹筷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危包检测中心技术人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成功开发了竹筷中四种杀菌剂的检测技术,检测低限完全满足国家标准中对这几种防霉剂的要求,经该技术检测合格的竹筷产品的质量完全符合国标的限量要求,为竹筷制作企业控制竹筷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上海康久消毒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周立法先生认为,采用双核臭氧杀菌技术,对竹筷进行杀菌消毒,既可有效杀灭竹筷中的霉菌等微生物,又可杜绝化学杀菌防霉剂的残留量超标的问题,并能降低质量控制成本。
在提高竹筷、储料桶等食品工器具的安全质量方面,双核臭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臭氧灭菌包括三种形式:1.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2.臭氧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利用臭氧灭菌,具有多种优势:1.臭氧灭菌为溶菌级方法,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2.臭氧对霉菌也有*强的杀灭作用。3.臭氧由于稳定性差,在发挥杀菌作用之后,很快会自行分解为氧气或单个氧原子。而单个氧原子能自行结合成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有毒的残留物,所以,臭氧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型消毒剂。4.杀菌高效。臭氧为气体,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灭菌无死角。而传统的灭菌消毒方法,无论是紫外线,还是化学熏蒸法,都存在杀菌不彻底、有死角、工作量大、有残留污染或有异味等缺点,并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如用紫外线消毒,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则没有杀菌效果,且紫外线存在易衰退、穿透力弱、紫外线消毒器使用寿命不长等缺点。化学熏蒸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抗药性很强的细菌和病毒,则杀菌效果不明显。
除杀菌消毒之外,臭氧还有其他作用。臭氧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可广泛用于氧化、脱色、除异味等方面。研究表明,将臭氧溶解于水中,几乎能够破坏水中一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铁、锰、铬、硫酸盐、酚、苯、氧化物等,还可分解有机物及灭藻等。
为满足食品工器具企业、食品企业对高效杀菌设备的需求,上海康久消毒技术中心研发成功了“双核臭氧杀菌设备”。该设备具有杀菌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操作安全、自动化程度高、应用成本低等特点。
采用双核臭氧杀菌设备,可有效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杀灭食品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从而提高食品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