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
GMO的英文全名是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 ,即基因改良生物,俗称为转基因生物。GMO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转基因技术*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使优良基因跨物种交流,对于农作物而言,能够实现对品质、抗性和产量等性状进行定向、精确的改良,使依靠常规育种技术达不到的目标得以实现。转基因作物可以在产量、抗逆性(包括抗病、抗虫、抗寒、耐盐碱、抗除草剂等)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较传统作物品种有显著改进,并且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面对巨大的人口增长对地球生产力需求的压力,人类*佳的选择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对自然影响相对较小的方式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地球村民的需求。转基因技术就是在这种形势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转基因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进步的必然
自有农业生产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初的选择是利用自然突变和天然杂交所产生的优良后代;随后开始了有意识的杂交选育过程。无论天然杂交还是人工杂交,都是一个生物个体的全基因组与另一个体的全基因组融合并在后代中发生重组的过程,因而都是广义的转基因的过程。
农业生产发展到今天,农作物产量比起刀耕火种的年代已经提高了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其*根本的动力是农作物品种的持续改良和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在过去的育种工作中,育种者只能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将两个作物品种基因组合在一起,从其杂交后代的分离群体中筛选优良个体,并通过连续选择获得目的品种。然而,自然界中许多栽培农作物种内基因库中可利用的基因源正在日益减少,而农业生产面临着许多****的新挑战,迫使植物育种家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生物资源库,从野生近缘种,直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中寻找可利用的优良基因。不同的生物种之间存在着的生殖隔离,使得育种家很难甚至不可能将人类所需的优良基因从远缘物种中通过常规的方式转移到栽培物种中。
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能获得单个优良基因和把这些基因转移到目的物种中的技术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这就是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比起远缘杂交的两个基因组的融合和诱变辐射(含宇宙辐射)的不确定性,我们当今使用的转基因技术不仅要温和的多,而且其更可控,更具有方向性。转基因品种在商业化推广前所必须进行的严格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足以保证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安全使用。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应该互为补充。
电的发明、核技术的应用等无一不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科学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无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风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把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降到*低,使其更好地造福于自然和人类,而不是因噎废食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技术是绿色农业成功的保证
转基因作物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为人类保护环境、增进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完全可以成为绿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转基因技术与绿色农业对立起来,将会*大地阻碍和限制绿色农业自身的发展。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农业耕作方法,即所谓“有机农业”是很难大面积并持久应用的,因为它违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培育转基因品种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强作物自身对病虫的抵抗性,从而使其在与病虫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使得农民减少直至不使用农药。因此,转基因技术与绿色农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转基因品种由于其高产高效和低能耗的特点,还可以大量减少农业生产中CO2的排放或增加对CO2的吸收,从而为减缓全球变暖作出贡献。在北美,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而少使用了50%以上的农药,仅2007年就减少使用14万吨杀虫剂,同时由于减少了田间操作还大量减少了燃料的使用。在中国,自152 0173 3840年开始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品种至今,有700多万农户因10%的增产和60%的杀虫剂减少使用而每公顷增收约220美元(相当于全国增收10亿美元)。这些抗虫棉品种不仅保护自身,而且使周边农作物免遭害虫危害。
只有种植高效低耗抗病抗虫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才能广泛持久地开展绿色农业,生产出既高产又无农药或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转基因技术是绿色生物技术的有力武器之一,也是解决绿色农业生产中所存在问题的一把钥匙。因此,如果把转基因技术归入绿色农业的范畴,将会*大地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和转基因技术两个领域的发展。
转基因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需
多年来,一些跨国大公司对我国巨大的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垂涎三尺,并采取实际行动试图占领我国市场。转基因作物品种就是他们敲开我国农产品市场大门的法宝之一。在十多年前,当抗虫转基因棉花刚刚在我国推广时,70%以上的转基因棉花面积都是种植美国某大公司的品种。从那时起,我国加强了对转基因棉花的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力度,国家“863”,“转基因专项”等研究项目的启动,使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科研和生产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我国70%以上的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已经成为自育品种的天下。
数年之前,当国外转基因大豆开始进入我国时,国内有一种声音说我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为防止野生资源被转基因品种“污染”,我们不宜搞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因而试图用常规品种与国外公司的转基因大豆竞争。但这十多年来进口转基因大豆逐渐蚕食我国大豆市场,到今天,我国每年需进口约3000万吨大豆,其中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而我国的大豆产业在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的形势下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是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转基因研究,大胆地使用转基因技术,推广一些已证明是无害的优良转基因作物品种,真正发挥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作者为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