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的出炉离不开物价调查员的“收集”功劳
“虽然菜价降了一点点,但是肉价一直都不低,鱼还稍稍涨了点。”昨天,“马大嫂”任大姐走出菜场就算起了账,原来100元可以买上三四天的菜,现在明显不够了,“老伴就喜欢吃鱼,可现在的鱼都不便宜,好一点的鲳鱼要40块了。”任大姐指了指菜篮子里的鲳鱼,“大的小的要相差五六块钱一斤。” 与任大姐的感觉相同,昨天,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了7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5%,原因就是食品类价格上涨。
CPI作为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指标,每个月都定期公布,但仍有不少读者打进时报热线问:“为什么统计数据说虾只涨了20%,可我买的虾贵了整整一倍?”
今天,我们这就带你揭秘“CPI”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CPI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为什么数据和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
7月鸡蛋涨价*厉害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与上年同月相比,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幅度*大,达到了3.3%,衣着类价格紧随其后上涨了2.9%。在所有品类中,**下降的只有烟酒类的价格,且幅度仅为0.2%。
在所有的食品中,任大姐老伴喜欢的水产类上涨算是较为明显的,其中海水鱼价格上涨了6.6%,虾蟹类价格上涨2.0%。对于这个,任大姐心里也有数,“现在东海禁渔了,所以鱼的价格自然贵了。”
不过,让任大姐没有想到的是,所有食品中涨幅*大的并不是水产类,而是坐了火箭上升的鸡蛋。数据显示,受夏季产量减少,以及台风灾害使部养殖品提前上市的双重影响,鸡蛋价格的涨幅达到了21.3%,创下了3年来的*高涨幅。
此外,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也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上涨,牛、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涨幅分别为5.9%和10.1%。
“这个和我平日里记的好像有差别,鸡蛋是涨价了,可我感觉没有涨这么多。”任大姐很纳闷。
物价调查员
每月到菜场询价6次
CPI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物价调查员。
8月5日早上8点刚过,钱丽华就走进了翠苑农贸市场,她看看番茄,再翻动一下毛毛菜,看似随意地逛菜场,可仔细看看还是能够发现她与旁人的区别:没买什么菜,很多时候是在听市民和摊主讨价还价,看电子秤上显示的数字,看过后还不忘在手机上输入些什么。
在摊位和早起买菜的市民中间来回穿梭了两圈,钱丽华看过了鸡蛋、问过了猪肉,还仔细地分辨了河虾的大小。“又来了啊,还有哪些没记上,我告诉你。”卖菜的摊贩显然已经跟钱丽华很熟悉了。
钱丽华今年60岁,是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的一名物价调查员,在这个菜场已经“调查”14年了,“不管是菜价,还是卖菜的老板,我都熟。”9点刚刚过,钱丽华就将调查到了62项食品的价格上传到国家统计局,此次询价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
“菜场的价格调查基本是在9点前完成,因为早晨买菜集中在9点之前的时段,之后菜价会有所下跌。”钱丽华说,价格调查时刻不统一,就会造成人为的价格波动误差,进而影响CPI的准确。
说起这份工作,钱丽华很是骄傲,“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摊主们有时是随意报价的,你不能只听摊主的。”
钱丽华的“诀窍”是跟在买主后面偷听,光听一家还不行,还得多听几家。“更多的时候,我就看电子称,看看摊主输入的价格是多少。”
由于蔬菜、水果以及肉类、水产的价格会因为供需关系以及天气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钱丽华逢5日、10日都会到菜场来调查,每个月调查6次。这样采集到的价格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