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湖水很深。今年以来,姜价节节攀升,再次创下16年来价格新高,连姜汁藕片都成了大餐,众多家庭“煮妇”担心因此增加厨房开支。而在前年,生姜仅5毛一斤,有人终生弃种生姜。“姜你军”此番为何气势汹汹?
有人认为“姜你军”重现“姜”湖,更有甚者大有大祸临头之忧虑,俨然这样的日子活不下去了。其实,这是过于敏感,过于放大“姜你军”,颇有杞人忧天之嫌。片面比价猪肉,才有过街“姜你军”。
从既往来看,每次“姜你军”来袭,总有一片喊打之声相伴相随,恨不能赶尽杀绝。但这“姜你军”却似乎很顽强也很坚韧,总是时不时与公众不期而至,既烦心而又无可奈何。公众的“喊打”不难理解,但将“姜你军”视为“过街老鼠”则有失偏颇。“无姜不成宴”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说明生姜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连接着千家万户,价格问题自然也就事关众多家庭的利益。因此,价格平稳*好一直处于低位,*起码不能大起大落,是百姓的普遍心态与期盼。但市场却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价值规律才是维持市场的**王道,发挥着杠杆调节作用,“姜你军”的一次次不请自来也有力说明了这一点。而反复拉锯式波动说白了就是,生姜自身在不断寻求一个价格的平衡点,以形成一个较为妥帖而稳定的价格体系。
影响生姜市场价格的因素尽管错综复杂,但其中*基本*重要的是供求关系。生姜价格大幅度的飙升,折射的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矛盾突出,也就是需求与产量存在巨大落差。其实,促进生姜市场健康发展,并非价格越便宜越好,而是需要一个公道而合理的价位。毫无疑问,价格过于便宜会伤害姜农的积*性,而价格过高又会上消费者很是受伤,如果不能找准这个平衡点,那一头是姜农一头是消费者的杠杆就会成为跷跷板,就会像过山车那样忽上忽下,姜价有时会冒天空,而有时又会一落千丈。如此,每隔一段时间“姜你军”就在所难免。这就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关系,需要充分认识并加以尊重,而不是埋怨,当然更不是粗暴地干预。
不能总是将姜价与肉价作比较,远低于肉价就是“正常”,而一旦持平或者略高,就感到很不正常,就认为是“姜你军”。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与思维僵化,姜是姜味,肉是肉价,为何总要将之应扯在一起“乱点鸳鸯谱”?就拿每斤15元的姜价来说,尽管看似价格高于现有的肉价,但并不意味着生姜价格就偏高,就不合理,毕竟人们不会像吃肉那样吃生姜。虽说“生姜米块块搭”,但其在食材中也仅是辅材、佐料而已,并不当家,因此用量其实并不大甚或*其有限。也就是说,这样的价格众多家庭完全可以承受,断不会因此造成生活质量滑坡。也许,这样的姜价正是一个合理的价位,可更好地促进生姜市场的稳步发展,即便有震荡也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只有如此,姜价才不会大起大落,这才是姜农和消费者所乐于看到的。
可见,不宜将“姜你军”过于放大,因为这会扰乱本就脆弱的生姜市场。从目前来看,如何恢复生姜市场的信心是关键,而前提是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尊重市场的自主选择。总把姜价、肉价捆绑在一起“秤不离砣”,这本身就是认识的误区,而姜价总该低于肉价则是经验主义加本本主义,毫无任何科学根据。其实,只要生姜市场健康发展,即便生姜价格高于肉价,哪怕大大高于肉价,都是很正常的。总用“姜”湖水很深与“姜你军”,吓唬自己吓唬别人,搞得人心惶惶、紧张兮兮,实在是庸人自扰!这值得大家深思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