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关于玉米、水稻等主粮的商业化审批一直悬而未决。
“中国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很快会获得批准。”4月28日,位于北京的一家国内种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出其乐观的情绪。
但是,推进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种植进程中,要面对转基因作物涉及的专利问题,是否对中国粮食主权产生影响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非常完善的转基因商业化监管措施。
5月14日,有环保组织在南方某省发现非法种植的转基因木瓜。“按照农业部的规定,我国仅允许广东地区种植转基因木瓜。”一家国际环保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的主任方立锋说。
这引起了各方对转基因商业化监管的重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认为,目前转基因商业化面临一个尴尬:“商业化批准的时间很长,过程也很复杂。很多转基因技术是成熟的,产品本身也是安全的,但是由于没有获得商业化批准,老百姓就认为是不安全的。”
“中国式”监管
罗云波认为,“中国在转基因领域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根据国际组织和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国务院在2001年就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
2002年,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三个配套规章。
根据这些法规,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安全评价制度、标识管理制度、生产和经营许可制度和进口安全审批制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实施全面监管。
另外,我国还建立了由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组成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根据《条例》规定,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下称安委会)负责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据曾任该委员会委员的一位专家透露,安委会主要职责是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然后给决策者提供咨询和建议。委员多是业内专家,主要来自农业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和科研院所。
“转基因的管理是case by case,个案分析的原则,即使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批次都需要进行评价。”罗云波说。
转基因商业化的一般流程是——实验室试验环节。通过了实验室的试验,技术成熟之后才开始进行中间试验环节。这个环节在田间进行,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田间的管理评价包括具体位置、与人群的距离、面积、隔离等多项具体规定。
“中间试验环节没有问题才能进入下一步环境释放。”罗云波表示,这个环境释放评价又需要两年。在这个环节试验可以再扩大一些面积,但也有很多要求,也必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