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过后,位于四明山东南方的海曙区章水镇,被大自然涂上五彩斑斓的色彩。山上银杏黄了,枫叶红了。樟溪河流水潺潺,芦花怒放。如黛的青山与似画的古村犹如一幅遗落在大山深处的山水画卷,古风之中透着灵秀。
天气晴好之时,樟村的樟溪河边总晾晒着刚从蒸笼里蒸出来的切面。晒在竹盘上的切面泛着金黄,在阳光下散发着热气,于是空气中有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樟村切面是樟村人的传统食品,无论春夏秋冬一直慰藉着当地人的舌尖。过去,樟村人待客也用切面。
今年65岁的桂亚芬是地地道道的樟村人,她20岁左右就跟着父母学做切面,现在已成了制面的高手。桂亚芬说:“樟村有切面和长面两种。老底子生活条件差,村里人做面是件稀罕事。长面是长者做寿和妇女坐月子时的必备品,这也是樟村的传统习俗。切面一般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才做些。过去夏收夏种时,农时较紧,劳动力不足,谁家收割稻谷或插秧时,亲戚朋友都会不计报酬前来帮忙。主人家没啥好招待,就会提早煮好一锅带汤切面,再在切面里放些棉白糖,等帮忙的人收工回来,用一碗冷幽幽的切面来犒劳帮工,以表示感谢之意。”
图文无关
后来,樟村做切面的农户慢慢多了起来,切面也成了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但因制作切面艰辛,加之机器波纹面的出现,许多农户不再加工切面了,如今只有五六户人家还在坚守这一传统做法。
樟村的切面多是用手工制作而成,凡有阳光的日子,原生态的食材蒸熟后,都在太阳下晒干。切面经过两天与阳光对话,继而生发出别样的风味。
近年来,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来章水镇看山看水,游客回程时总会随手带上几盘切面。这种充满山野气息的食品经口口相传,一时成了网红。农户也从传统的食品加工中,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记者胡龙召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