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對外貿發展造成的嚴峻挑戰,全球紡織服裝常規消費需求斷崖式下跌,防疫物資需求激增,對中國紡織服裝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曹甲昌日前在於上海舉行的“2020第八屆中國與亞洲紡織國際論壇”上表示,
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從低谷逐步復蘇,在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的帶動下,1-8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52 0173 3840.1億美元,增長8.1%,其中紡織品出口1048億美元,增長33.4%﹔服裝出口826.1億美元,下降12.9%。
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長。據曹甲昌介紹,由於全球防疫物資需求暴增,從3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隻、防護服14億件,日均出口口罩達10億隻左右,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今年前7個月,中國口罩累計出口近400億美元,防護服出口近70億美元,同比均大漲10倍以上。此外,與疫情防護相關的產品也呈增長態勢,無紡布出口增長18%,塑料和橡膠服裝出口增長118%。
防疫物資之外的常規產品出口大幅下降。從大類商品看,降幅大部分在25%-30%。今年前7個月,中國紗線出口下降31%,面料出口下降27%,家用紡織品出口下降18%,針織服裝出口下降25%,棉制服裝出口下降31%。
受口罩出口拉動,對發達國家市場出口普遍增長。“中國口罩等防疫用紡織品80%以上出口到歐洲、北美、日本和澳新等發達國家市場,拉動對這些市場的整體出口增長。”曹甲昌表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紡織服裝對歐盟、美國和日本出口分別增長40%、10%和13%,對東盟、中東、非洲和拉美等新興市場出口則分別下降5%、7%、12%和11%。
剔除口罩、無紡布等防疫相關產品,中國常規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則與目標市場的疫情控制情況密切相關,明顯呈現三層階梯型分布。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美國、拉美國家、俄羅斯出口下降在30%左右,對歐盟、東盟、非洲和中東出口下降在20%左右,對日本和韓國出口則下降10%左右。
疫情以來,紡織服裝加工貿易出口受沖擊*大,跨境電商等貿易方式出口增長較快。前7個月,中國紡織服裝一般貿易出口增長9%,加工貿易出口下降31%,跨境電商等貿易方式出口增長12%。曹甲昌指出,加工貿易出口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疫情導致國外供應鏈中斷和進口原材料受阻。疫情進一步推動了線上交易的蓬勃發展,帶動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新興貿易方式出口逆勢增長。
曹甲昌認為,從全年形勢看,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將繼續拉動全年紡織品出口增長,雖然出口增速從疫情高峰時回落,但新增需求仍將保持一定規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人員流動性減弱、失業率提高等因素將從根本上抑制全球對服裝、家紡等消費品的需求,尤其是服裝這種“可選消費品”受沖擊*大。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家受疫情影響,開工率不足,對中國紗線、面料等產品的需求和依存度也大幅減弱。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貿易需求大幅萎縮,中國紡織服裝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疫情之下紡織服裝企業如何突圍?如何培育外貿發展新模式?對此,江蘇中服焦點跨境貿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常熟)服裝貿易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上分享了對市採通-小微企業合規出口新通道、數字貿易港的展望。作為常熟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國家試點單位四年以來的成果,全國獲批14個試點單位當中**一個基於市場採購貿易內涵搭建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市採通平台成功解決了小微企業出口難、收匯難、實務操作難等諸多痛點。目前,市採通平台推出了綠色通關、物流管轄、自主收匯、出口信保這四大特色服務產品。今年以來,市採通平台已有出口實績6.1億美元,出口7000多標箱,服務了分布在長三角、津京冀、珠三角等地區的900多家企業。
在中國(常熟)服裝貿易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期間,由紡織商會、常熟服裝城和滬江浙皖四省市進出口商會共同發起的“長三角紡織服裝內外貿雙循環發展聯盟”正式啟動。聯盟旨在依托紡織商會豐富的海內外網絡和長三角地區雄厚的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就內外貿雙循環、國內外市場開拓、出口轉內銷、內銷國際化等內容開展促進和推廣工作,賦能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行業的內外貿融合,為長三角紡織服裝進出口行業打造國內國際一體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