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严重,服装业如何向可持续发展靠拢

百检网 2021-12-29

  临近年末,许多人开启了“买买买”模式,为自己和家人添置新衣。但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这样平常的举动背后,蕴藏着一个有关环保的大问题。据媒体报道,纺织服装行业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

  新衣服除了款式新颖,还可以从面料选择和开发上做怎样的处理,以减少污染?家里堆积的大量旧衣服该如何处理,如何建立运作良好的处理体系?简单的“漂绿”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和隐患?

  看看一些国家怎样在实践中探索以上问题的解决方式。

  街头摆放回收箱擅自取出属违法

  你知道吗?我们高高兴兴买回家的衣服可能是潜在的“环境破坏者”。

  根据媒体报道,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曾对外表示,生产一件棉衬衫需要约2700升水,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约7500升水,而一个人一年的饮水量只有1000升左右。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全球耗水量第二大的行业,每年所产生的废水量占全球废水量20%左右。与此同时,纺织服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国际航班及海运的总排放量。

  这样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随着快时尚行业在全球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旧衣物被人们遗忘在衣柜,旧衣服的处理问题也摆在各国面前。是填埋,还是焚烧?这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实际上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对此,讲究环保的德国人推行一套严谨的废弃物品分类制度,旧衣物都有独立的回收箱。生活在德国的杨小姐告诉记者,一般社区街头都能看到一些巨大的用来回收衣物的铁箱。箱子印有回收公司的名称和电话,定期会有人来清空回收箱。居民们发现回收箱塞满的时候,也可以自行拨打电话告知工作人员,请他们来收集。对周边的居民来说,这种回收箱为他们免去了专门跑一次废品回收站的麻烦。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衣物回收箱,但构造却大同小异。通常来说,箱子上方或者正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开口,方便人们把衣物塞进去。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回收箱又有一个特别的设计,能够巧妙地避免旁人从箱子中把衣物取出。在德国,擅自从回收箱里拿取衣物不但有失道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德国的法律规定,旧衣物回收箱内的所有物品皆为旧衣物回收公司所有。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动用箱内物品前都需要征求该公司同意,私自从箱内取出衣物属偷窃行为。

  不同颜色的回收箱代表不同的旧衣物回收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属营利性质,同时也有慈善组织,对回收衣物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公司只负责回收衣物的分拣和打包,然后便将其转卖给其他公司。有些公司则将回收来的衣物进行消毒、整理,随后贴签贩卖。

  目前,德国各个城市都有商店出售二手衣物,有固定的受众。但是,总体而言,德国人对旧衣物的需求不大,因此,余下的大批经过消毒处理过的旧衣物会被出口到部分非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进行贩卖。既实现循环利用,又能创造利润。

  有德国媒体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德国街头的一些旧衣物回收箱一度“爆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在于“禁足令”期间,许多德国人在家无事可做,便开始整理衣橱。超过平时旧衣回收量一倍之多的衣物蜂拥而至,把德国各大旧衣物回收公司和慈善组织的仓库塞得满满当当。然而,这些旧衣服却面临没地方消耗的窘境。疫情下,全球二手服装运转系统遭受重创,无法像过去那样正常运转。

  材料“变废为宝”设计大赛促转型

  面对严峻形势,全球服装企业都已经开始转型,开发并使用环保面料。

  比如,有的户外品牌转型之后,大量使用有机棉。有机棉是在农业生产中,以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使用化学制品,从种子到农产品全天然无污染生产的棉花。由于有机棉在种植和纺织过程中要保持纯天然特性,现有的化学合成染料无法对其染色,只能采用纯天然的植物染料进行自然染色。经过天然染色的有机棉具有更多的色彩,能满足更多需要。有机棉生产不仅需要栽培棉花的光、热、水、土等必要条件,还对耕地土壤环境、灌溉水质、空气环境等的洁净程度有特定的要求。

  又如,泰国一家超市品牌在几年前便推出了绿色环保男装。这些男装以回收的塑料制造而成。为了节省用水量,厂家在牛仔裤的染色过程中还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该厂家制造一件绿色环保男装大约需要四五个聚乙烯塑料瓶。这些废瓶子经过筛选、清洗、切割、融化等工艺之后,被做成纱线,*后被纺织成服装。这类服装穿起来柔软、舒适,一如其他合成纤维做成的服装。它们的售价也和其他服装售价大体相当。尽管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致使总体制造成本上涨了约5%,但厂家还是希望保持稳定的售价,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这种新选择。

  设计师也走在转型的前列。比利时设计师马丁·马吉拉被称为时装界的“环保布道者”。他的设计自始至终有着明确的环保态度,无论是对时装材料的重新解构还是剪裁概念,无不贯穿着环保的想法。他很喜欢赋予废弃材料新的生命,比如,把长袍解构并改造成短外套,或是把有大量破洞的旧袜子改造成一件毛衣。他还一直用旧衣架、旧人像模型来陈列其新设计,就连缝在衣服上的卷标都只用白色布片。

  一些国家还通过举办环保服装设计大赛的方式,推动行业改变。比如英国酷派先行环保设计大赛。这个大赛中所有作品都由英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展品的选择标准是:节能、保护资源、废物利用。主办方希望以此来引导消费者树立更理性、更环保的消费观,以个人的实际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历届展览中展示了包括由循环使用的牛仔裤、钢铁做成的“杂志架”“再循环轮胎皮带”等诸多展品。

  过度吹嘘环保作为“漂绿”行为须警惕

  搜索新闻,服装品牌采用*新环保材料之类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有学者和行业专家尖锐地提出,一些看似在进行环保改革的服装厂商,实际上通过广告形式夸大了自己的作为。有专家提出,有的广告过于夸张,甚至把服装业这个带来巨大污染的行业一举描绘为对地球有益的行业。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厂商所做的只是“漂绿”——指一家公司或是组织以某些行为宣示自身对环境保护的付出,实际上却是反其道而行。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的环保宣传。而这也是时尚界面临的*大问题之一。

  有人可能会认为,“漂绿”听起来并不危险,但是,有专家指出,过度宣传时尚对环境的好处,不仅会迷惑消费者,更会引发不信任,甚至可能减缓环境保护的发展。此前,有一项针对英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只有1/5的消费者相信品牌所宣称的可持续性。另有其他研究表明,即使是拥有高度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也会被虚假的环保主张所欺骗。

  好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于“漂绿”行为已经有所重视,采取了许多监管手段。比方说在挪威,政府严厉打击了某快消品牌的一个系列服装产品,因为“它没有充分解释自己的衣服实际上对环境更好”。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制止“欺骗性和欺诈性”营销,该委员会推出的《绿色指南》提供了一套详尽的规则,指导企业如何在广告中宣扬环保主张。在2013年和2015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对一些主要的服装零售商提出了民事处罚,因为他们将衣服成分错标为“竹子”,并描述它们是环保的。竹纤维织物是一种粘胶纤维,由化学粉碎植物和树木制成。因此,联邦贸易委员会对那些宣传“绿色产品”的品牌处以罚款,而实际上这些产品“可能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真正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品牌,也正通过使用第三方认证,比如欧洲公证系统“蓝标”或纺织品交易所的全球回收标准来验证回收材料的使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一些运动休闲品牌已经**与第三方认证公司达成了合作。还有的品牌在衡量自己产品的影响,将碳排放、用水量等数据直接发布给消费者看。

  有学者撰文指出,一些迹象表明,目前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公开承认它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足,而不是过度宣传它们的环保举措。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