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全国纺机行业生产经营会在郑州召开

百检网 2021-12-29

  12月16日,2021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名誉会长王树田,会长顾平,总工程师李毅,副会长刘松、赵晓刚、侯曦,秘书长丛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纺机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分析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探讨“十四五”发展方向。

  高勇书记介绍了2020年纺织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较大影响。2020年,我国纺织企业在积*抗疫的同时,生产经营逐步回归正常,部分企业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行业企业运营整体情况好于年初预期。

  关于“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高勇书记表示,大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发展新材料、新纤维,推进绿色全流程制造,关注、研发、推广高端纺织制品,实现智能制造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四项重点任务。纺织机械企业尤其要注重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一方面,继续研发高端全套示范生产线项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带有数控装置的传统装备,实现互联网和云端技术的互联互通,完成传统纺机装备的初步智能化改造。另外,在装备纺织工业的同时,我国纺机企业也要尽快提高企业自身的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运行指标由降转升

  国内外参展热度不减

  刘松副会长详细分析了当前纺机行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纺机企业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冲击,一季度纺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成功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二季度纺机行业经济运行降幅较一季度大幅收窄,出口同比持平;三季度,纺机行业总体回暖态势明显,运行指标持续恢复,降幅继续收窄,出口同比增长,但行业全面回暖仍面临一定压力。

  总体来看,纺机行业前三季度整体运行逐步回暖,行业经济运行指标降幅进一步收窄,在防疫用纺织设备的拉动下,出口大幅增加。但是,全球市场尚未完全走出疫情带来的低谷,纺机行业生产经营总体压力仍然不减。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1~9月,639家规模以上纺机企业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77.04亿元,同比减少16.0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0.25个百分点,行业营业收入降幅继续收窄。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8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为998.86亿元,同比增长8.59%。实现利润总额为29.87亿元,同比减少26.48%,降幅较今年上半年扩大1.62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26%,比去年同期降低0.3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24亿元,同比增长59.4%;亏损面为28.01%,比去年同期扩大8.85个百分点。

  2020年1~9月,规模以上纺机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437.77亿元,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5.7%。据海关统计,2020年1-9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53.82亿美元,同比下降0.93%。其中:纺织机械进口20.50亿美元,同比下降20.89%;出口3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6%。2020年1~9月,我国共从68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纺织机械,进口总额20.50亿美元,同比下降20.89%。从进口产品类别看,化纤机械进口排在**位,进口总额为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7%,占进口总额的38.46%;七大类产品除化纤机械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1~9月,共向152 0173 3840个国家及地区出口纺织机械3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6%,在防疫纺织品生产设备出口的带动下,纺织机械出口总额超越去年同期水平,出口同比由负转正。2020年1~9月海关统计纺织机械出口分大类,非织造布机械(含防疫纺织品生产设备)出口额为11.48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长866.07%,占比34.43%,位居**,其后依次为印染及后整理机械、针织机械、辅助装置及零配件、织造机械、纺纱机械、化纤机械。在防疫纺织品生产设备的出口带动下,自今年5月开始非织造布机械、印染及后整理机械出口金额已连续4个月超越针织机械出口金额。

  中国纺机协会对95家重点纺机企业进行了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调查。从汇总结果来看,前三季度经营状况较上半年有所改善。50%的企业营业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1.83%的企业订单下降五成以上,纺机产品价格总体稳中有降,41.76%的企业库存量与去年持平,46.15%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目前企业认为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市场不足、成本上涨压力大及销售渠道受阻等。织造、针织、化纤及非织造机械企业预计四季度订单相比三季度会有所改善。对2020年四季度纺机行业的形势,42.47%的受调查企业预期仍然不甚乐观。

  赵晓刚副会长对明年6月份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情况进行了介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延期至明年6月份举办。截至目前,本届展会国内外报名企业1650家,计划使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6个展厅,展览规模将达17万平方米。从本届展览会的报名情况来看,国内参展企业数量和展出面积同比均有不同比例的上升,纺机领域知名企业展位面积同比增长显著,参展企业平均展出面积也高于上届。从海外企业报名情况看,部分海外企业受全球疫情影响调整了年度全球展览计划,并从安全角度出发减少了商业出行安排,因此海外参展企业数量和展出面积较上届略有下浮。尽管如此,国际知名纺机制造商仍将悉数到场。此次展会研究和创新区规模扩大;在线检测、全流程控制系统产品,连续化、数字化、智能化展品明显增多。

  细分领域冷暖不均

  高效智能仍是发展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在对纺机市场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动了防疫用纺织设备的热销。今年以来,纺机各细分行业市场冷暖不均现象更为明显。分析“十三五”期间纺机各细分行业市场变化,可以看到,高效、绿色、智能仍是纺机设备的发展方向。

  产业一部主任位迎光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纺纱设备发展和市场变化。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纺纱机械市场容量逐渐缩小,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服务意识提升,部分企业开展远程运维服务。技术方面,产品速度、产量、智能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短流程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还没有取得突破。随着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短流程、连续化、智能化仍将是“十四五”期间棉纺成套设备的发展趋势。

  从今年纺纱机械市场情况看,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纺纱机械市场总体需求低迷。2020年前三季度,棉纺细纱机销售同比减少56.1%,其中长车(配集体落纱装置)销售占细纱机总量的比例为81%;集聚纺装置共销售同比减少41.1%;转杯纺销量同比减少38.7%。进口设备中仅有喷气涡流纺设备还在增长,表明国内对喷气涡流纺的需求依然保持热度。

  产业二部副主任廖亮着重分析了今年以及“十三五”期间无梭织机市场情况。2020年前三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市场呈逐步回暖态势,织造机械企业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供给能力、产业链持续改善,同时受织物风格变化、设备改造升级的影响,织造机械销量在经历了一季度大幅下跌,二季度止跌回稳后,三季度剑杆织机、喷气织机销量今年首次呈环比增长态势,喷水织机受市场存量大的影响,三季度销量环比基本持平。由于国外疫情及相关国家通关政策影响,我国织造机械进出口量较去年大幅下降。

  产业三部副主任邵洪从下游需求角度介绍了针织机械市场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国针织行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加速跨界融合,在服用、家纺、产业用等多领域拓展应用。根据针织产业生产需要,针织机械围绕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停台率,减少损耗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技术创新。

  2020年前三季度,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针织机械三大类机型中,圆纬机、经编机行业逐步改善,但横机行业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横机行业前三季度运行仍趋严峻,产销量出现了较大降幅。据中国纺机协会统计,横机2020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65%。圆纬机行业前三季度整体呈现逐步上升态势。据中国纺机协会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圆纬机销量同比增加7%。经编机行业前三季度整体保持平稳,但细分机型领域表现各不相同。据中国纺机协会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经编机销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产业四部主任张雨彤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印染机械发展。“十三五”期间,国产印染机械技术进步明显,服务更具优势,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5%以上。

  今年三季度,印染机械市场较二季度有很大好转,大部分主机设备环比增长超过40%,但同比仍呈下降趋势,进出口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由于数码印花设备相对灵活,更能适应疫情期间市场小批量、多批次订单的需求,前三季度市场情况相比传统印花设备更好。张雨彤对数码印花设备市场情况进行了着重介绍。他还分别对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印染机械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未来国产印染设备在国际市场还有发展空间。

  产业五部主任刘革介绍了化纤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发展情况。“十三五”期间,国产化纤机械市场份额提升,并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近年来,化纤设备以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差别化纤维产品设备需求持续上升。

  2020年前三季度化纤纺丝机销售略有增长,同比增长15.78%,粘胶成套设备新增产能相比去年有所增长。三季度加弹机订单略有恢复,订单数量环比增多的趋势明显,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随着国内疫情和经济持续向好,预计全年会有所回升。但受国外疫情蔓延的影响,化纤机械出口量明显下降。

  国产非织造布机械“十三五”期间产销量持续增长,技术质量也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国产非织造布机械面临技术和服务方面提升的新要求。

  据中国纺机协会对重点企业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非织造布生产线产销量持续提升,但增幅趋势逐渐减缓。由于前三季度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敷料、消毒擦拭湿巾等抗疫物资的出口增长,纺粘、熔喷、纺熔复合、水刺等非织造布生产线销量持续提升。其中,纺粘、熔喷、纺熔复合销售量约相比上半年增长了约40%,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相比上半年增长了79.49%。随着土工布、革基布等下游市场逐渐恢复,针刺非织造布生产线销售量有所增加,相比今年上半年增长了39.34%,但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64.71%。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非织造布机械企业情况比较乐观,但随着合同订单的交付和熔喷布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过饱和现象,今年熔喷非织造布装备火暴的现象也已经逐渐降温,其生产线交付使用后的质量保障问题也值得企业关注。

  目前,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疫情仍在发展,欧美等国家的非织造布装备生产厂家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和快速返厂支持等方式,不断提高熔喷布等非织造布产能,以弥补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PPE)的缺口。与之相比,我国非织造布装备在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仍有一定竞争力。

  发展压力未缓解

  在技术变革和产业链变迁中寻找新机会

  王树田会长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年纺织行业呈现出了几个明显特点:**,今年不管是纺织还是纺机行业的出口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截至11月的数据统计来看,美国是我们**出口大国,对美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其次,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了很多异常情况,我们也采取了较为稳妥的措施,同时,外汇快速升值,人民币汇率尽可能市场化;第三,疫情以来,各国都采取了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未来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疫情之下,我们的思维和判断都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带来了很多灰色调。大家在压抑了一整年后,都盼望着鼠年快点结束,期待牛市。明年有一些提法需要注意:**,**次提出了需求侧的概念,回归了市场作用下的研究姿态,未来相关政策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第二,要注意防控金融和经济风险,特别是存量和正在增加的风险需要考虑到如何处理;第三,重提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第四,反垄断在资本行业的提出很有必要。

  随着当前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需要我们格外注意风险的防范,今年并非真实的出口行情,企业需要考虑疫情得到控制后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同时,未来国际配套产业链面临的风险企业也需要关注,更好安排明年工作。

  在经历了较常时间的压制以后,明年的市场饥饿状态,需要一个平台进行释放,纺机联合展就是一个*好的机会。虽然目前来看疫情的控制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相信情况会很快好转,以****的努力进行展会的各项准备,也希望各位企业充分准备,迎接灾后的未来。

  各专业分组研讨会

  本次会议还按分行业类别进行了分组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各自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2021年纺机市场走势和“十四五”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河南二纺机曹秀成董事长谈到企业生产的锭子分2大块,棉纺和化纤,目前集落改造和化纤板块对锭子需求很大,谈到今年市场情况,6-7月*差,16-17万套锭子;8月下旬至今,特别是*近两三个月,海外市场像巴基斯坦、孟加拉等,订单增加,国内客户企业改造业紧迫进行。谈到对锭子未来发展思考,要向欧洲标杆企业学习,尤其国外企业很早就实现锭子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这方面,国内企业不能走捷径,要脚踏实地的提升锭子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提高锭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杭纺机叶文董事长谈到企业主要生产丝绸机械,是相对小众的产品,今年受疫情影响,主营业务相对去年下降10%,整个丝绸行业也不景气,丝的价格从2年前60万/吨到现在的30万/吨,以往订单都很饱满,今年疫情导致了非洲、韩国和印度的项目都受到影响,物流受阻,货出不去,谈到丝绸机械的发展现状,虽然市场80%的缫丝机出自杭纺机,但是丝绸机械相对棉纺设备来说自动化程度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参照对象,所以丝绸机械发展相对缓慢。

  长岭纺电吕志华副总经理谈到企业致力从事纺织电子仪器和织机等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今年常规纺织仪器和控制系统这一块业务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今年在开发防疫仪器设备这一块业务出现了很大的增长,总体纺织仪器的业务和去年持平,织机这一板块今年大幅上涨,目前企业在纺织仪器这一块布局化纤、纤维、在线检测等设备,希望今后加强和其他企业交流和合作。

  乌斯特岱兴和经理介绍Uster是瑞士主要生产纺织检测设备的公司,公司成立于1948年,*开始主要做纱线条干仪,随着业务的拓展,在中国,美国和瑞士的现代化纺织实验室还为客户提供原料,目前纺织全产业链从棉花、纱线、织物的检测设备都有,面比较宽,谈到今年市场情况,虽然和去年有差距,但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青岛海佳邢相虎总监谈到企业在疫情各种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保持了正常生产,今年海佳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新工厂的建设中,建设了智能制造工厂,并且12月底已经开始了小批试制,从明年三月份开始正式批量生产。我们建设之前参观了很多行业工厂,吸取了很多同行业先进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包括现场的信息化、物流化也和很多企业进行了交流,我们内部也在总结经验。我们新工厂的建设定位高端无梭织机,喷水、喷气等市场。企业发展现在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在智能、信息化方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还需要广收人才,组织了一个全新的团队。未来新工厂将按照新的管理、技术标准、工艺标准,通过新工厂建设带动老工厂的发展。

  卡尔迈耶杨增兴总经理谈到公司是德国纺机在中国投资比较早的企业。今年的疫情影响还是很大的。上半年产能只发挥了一半左右,差不多有一半的员工休息。到了8月份开始订单开始恢复,完全超出预期,加班加点完成,现在交货就需要排到明年的六七月份。行业间也曾交流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是很难找到。因为经编和织造不同,因为全球经编生产能力大概80%都在中国,国外疫情影响,不能顺利复工,订单转移到国内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发现这个经编发现什么新领域的拓展,所以目前也不知道市场形势可以持续多久。以往经编形势好要么是原材料,要么是新领域的拓展,但是今年虽然增加了订单,但是没找到合适的原因。现在依然有新的订单,所以预计明年翻倍。此外,今年卡尔迈耶集团收购了斯托尔公司,斯托尔公司在上海工于7月迁到了常州,差不多也能有相当的增长。总体来说对明年市场还是看好的,但是对市场行情会持续多久还是不确定。

  泉州卜硕许捷兴副总谈到企业主要生产大圆机,疫情开始企业也受影响,市场预期不乐观。后来网红经济给带来了不少订单。现在正在满负荷生产,总体会和去年差不多,目前订单排到了明年三月份。

  远信工业研究院丁伯军院长谈到今年**季度受疫情影响,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第二季度开始逐渐恢复,第三季度订单开始做不过来,目前订单已经排到明年6月份,企业建设了新厂房,引进了德国先进的生产管理设备,厂房已经建设好,设备开始进行调试了,预计下个月可以生产,谈到明年市场行情认为比较乐观。

  莱默尔赖正忠总监谈到企业主要产品为电脑控制系统,大部分产品都是在德国、意大利生产,中国团队只负责销售、售后、调试,今年全球的业务同比下降20%左右,但是国内的业务基本和去年持平,这得益于生产经营快速恢复,公司和染整后整理的机械厂配合比较多,基本上明年三月份订单都是排满的。谈到国内机械厂目前是否真正情况好转,要看明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应该都比较乐观。

  必佳乐刘明总经理谈到今年疫情对市场打击比较大。中国的反应很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对实体经济做了较大支持,特别是下半年,企业的业务也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增长,尤其是十月以后,市场可以用爆发式增长来描述。究其原因,总结了三点:**、政府的支持力度大,所以需求本身有放大效应;第二,银行支持力度大;第三、产品发生了变化,对机器的要求发生了幅宽的改变,增加新设备需求增长。抛开这些因素,市场会慢慢回归本质,需求端为导向,中国的产业链和产业成熟度在疫情中再次证明了强大无比,企业对织造机械的未来三年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未来会不会有颠覆性的技术让织造越来越萎缩,这个目前还没看到,所以还是踏踏实实把织机做好,把产量做足,把质量做好。

  杭州开源金万树副总谈到企业是生产染整自动化相关产品,包括全自动电脑调浆系统,配送系统、数码印花、还有ERP\MES系统等。从去年开始印染布的产量利润率在下降,目前市场对纺机中低端需求在降低,高端装备需求上涨。企业要有自己的发展需求,智能制造将会是未来发展方向,企业的客户除了来自产业集群,还有一些来自技术改造,目前浙江对智能制造非常重视的,政府的政策对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广东丰凯邓伟源副总谈到今年企业经营像过山车一样,一季度因为疫情生产经营都不正常,二季度基本消化之前订单,外销做了很多库存也出不去,五月份做好了*坏打算。进入第三季度,广东牛仔布的市场好转,从7月开始生产和销售都是高歌猛进,8年前有过类似的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同比增长30%,现在订单已经排到明年4月份,目前企业注重剑杆织机的研发,在织机高速化、智能化投入了很大精力,同时也着手了一些特种织机的研发,可能明年下半年会推向市场。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