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外贸形势下,外贸企业显得“举棋不定”,它们正身处一个尴尬点。
如何应对低迷的国际市场?要不要扩大规模?要不要转战国内市场?要不要转行?每个外贸企业心中都有一大堆的疑问。
据我市外贸运行调查监测点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杭州企业在手订单比上年同期上升的占29.8%,持平的占37.4%,下降的占32.8%。企业出口订单同比上升及持平的比重已连续三月处于下滑态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另据监测点专项调查反映,对上半年出口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只占17.2%,较上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持“不乐观”态度的由上月的24.6%升至29.8%,为今年以来*高。
杭州市外经贸局办公室副主任陈卫斌表示,外贸企业正处于一个“尴尬点”。
“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出口下滑,不少外贸企业开始开拓新兴市场,但欧美日占据杭州出口目的市场50%以上份额,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新兴市场是无法补上的。”同时,陈卫斌认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差别很大,外贸企业要进军国内市场等于要重新建立营销渠道,寻找新的消费群体,这很不容易。
值得庆幸的是,严峻的外贸形势虽然让外贸企业压力重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以往外贸企业都是简单地输出产品,但现在杭州的不少企业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安装、售后等一体化服务,从单纯的供货商向服务商、总承包商、运营商转型,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更有企业把销售点直接设在了国外,方便与国外客户直接交流。”陈卫斌表示,欧债危机是对中国外贸企业的一种挑战,“危”和“机”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