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远未接管美国

百检网 2022-02-11
中国7月份贸易顺差回升到315亿美元,达到2009年1月以来的*高水平。这可能引发新一轮有关人民币被不公平低估的歇斯底里抱怨。但在就此问题大抒己见之前,美国政界人士应该考虑一下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新近一份研究报告中的发现。

在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海尔(Galina Hale)和研究顾问霍布金(Bart Hobijn)看来,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消费市场中所占份额远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高。

他们分析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以及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调查数据后发现,美国家庭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中,88.5%是在美国国内生产的。而剩余那11.5%的进口部分中,中国制造商品所占比重勉强超过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只占美国总体消费支出的2.7%。

就算上面这个数据也夸大了中国输美商品在美国总体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原因何在?几乎所有消费品的制造都涉及很多环节,准确统计每一个环节在消费品零售价格中的占比会进一步降低“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国总体消费支出中的占比。

对此,海尔和霍布金解释道:

显然,如果一双中国制造的运动鞋在美国要卖70美元,这70美元并不全归中国制造商。事实上,零售价的大部分会用来支付把鞋运到美国的运费,运动鞋零售店的租金,给美国零售商股东的分红以及运动鞋的营销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向此过程涉及的美国工人和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金、工资和福利。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计算发现,平均来看,进口商品价格的36%流向了美国企业和工人的腰包。对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来说,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海尔和霍布金写道:在“中国制造”的商品上每花一美元,平均就有55美分流向了美国本土服务业,换句话说,“中国制造”中的美国成分约为55%。中国商品中的美国成分之所以远高于美国总体进口商品中的美国成分,主要是因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服装的零售和批发利润要高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

现在的问题就更复杂了。美国家庭在美国制造的商品上面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8.5%,但其中也含有“中国制造”。把这些都算上的话,海尔和霍布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总份额仅为1.9%。

这些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在美国政治争论中显得如此可怕的中国威胁论是言过其实了。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许增长迅速,但相对整体而言仍微不足道。美国雇员和企业也从中国出口中获取了相当大的利润。

忧的是,有人以为人民币升值可在美国本土市场为美国制造商创造更大空间供其销售产品(其实早已饱和),这种期望似乎更不可靠了。如果“中国制造”的进口商品的大部分成本实际上都流向了美国雇员和公司的腰包,那么人民币升值仅会对美国制造商的竞争力产生有限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处是,“中国制造”占比较小还意味着中国通胀对推高美国商品价格的影响有限。海尔和霍布金总结道:

中国2011年的通胀率接近5%。如果中国出口商将国内通胀全部转嫁到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价格中,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的增长也只会是这5%当中的1.9%,相当于该指数增加了0.1个百分点。

美国可能无法逼迫中国重估人民币,但他们至少可以躲过中国超速增长产生的通胀恶果。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