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一季度广东服装对欧盟15个成员国中9个国家的出口额出现下降,其中对德国、丹麦、荷兰、卢森堡和奥地利等国的降幅均超过两成。据分析,广东服装对欧盟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欧盟生态标准等技术壁垒不断加剧使广东服装出口受阻。156 0190 2607年欧盟颁布的《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草案已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实施;2003年5月,欧盟在《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8月,德国以原产于中国的劳保手套使用了违禁偶氮染料为由,禁止销售该产品,欧委会并据此在欧盟范围内对该产品发出了消费者警告。受此影响,今年**季度广东对欧盟出口皮革手套和皮革服装分别为1964万和89万美元,下降幅度高达62.7%和66.4%。
二是《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指令》阻碍了部分广东织物制服装对欧盟的出口。欧盟于2001年通过了《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指令》修正案,该修正案经过3年的过渡期,于今年1月15日正式生效。
这一指令*大特点在于**次明确了生产商和分销商有法律上的义务向政府报告其产品是否安全,并要与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合作,承担追踪产品走向、召回产品或从市场撤出产品等后果。依据《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指令》,欧盟设立了“非食品类商品快速报警系统”,主要用于欧盟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相互通报在欧盟市场上发现的危险产品的相关情况。受此影响,欧盟加强了对织物制服装的安全检测,今年**季度广东非针织或钩编织物制服装对欧盟出口2271万美元,下降5%。
三是业内担忧欧盟对我实施特保措施而使成交有所减少。2002年欧盟根据《纺织品服装协议》取消对中国服装和纺织品部分配额后,不受配额限制的服装和纺织品对欧盟的出口在一年内激增。
据欧盟统计,这些不受配额限制的产品对欧盟的出口量增加了188%,出口金额增加了46%,平均价格下降了50%。欧盟服装纺织行业担心,一旦今年年底对中国服装和纺织品出口配额全部取消,中国目前仍受配额限制的输欧服装和纺织品将会迅速增加。今年初欧盟服装和纺织品行业想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文件中的两项“特保”规定,实施较美国更为严厉的限制措施。这两项特保措施的含义大体相同,都是如果中国产品出口增长过快,对进口国的相应产业产生影响,进口国可采取单方面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受此影响,欧盟服装经销商减少了部分订单,使广东服装对欧盟出口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对欧盟纺织品进口的贸易政策与管理措施的大幅度调整和变化,广东企业要及时了解欧盟有关规则的变化,主动应对,并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及时分析国际市场变化。同时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