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实业危机之后,温州开启了金改之路。犹如激情的桑巴,温州如何通过金改这种路径,为实业寻找出路。王振滔在探索。
王振滔比之前要更加慎言。在涉及到一些公司未来经营问题的时候,诸如,会不会参加今年英国伦敦奥运会赞助之类,他会选择一个模棱两可的句式,说7月中旬可能会带着相关经理去,“适时做一些沟通”,然后踌躇一下,说,这个问题,*好还是问董秘,因为会波及到股价,他“不敢妄谈”。
今年四十七岁的“中国鞋王”王振滔。2012年6月8日,他显得略有疲倦,但还是眼神清澈,自然而然的保持着风度与耐心,也没有因为上市的狂喜而失去控制力。这是一个企业家*热血也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在投融资大会主报告会上,主持人马洪涛问,听说现在温州鞋企的情况非常糟糕。
王振滔反应敏捷,条理清晰,答道,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百丽去年市值1200亿元,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1000多亿元。关键是企业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就像他一直说的那样,**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他们走上了卖品牌的道路,但是距离**企业还有待努力。
这是一个略显拘谨但是又滴水不漏的回答。王振滔擅长将提问拆分成语录式,他以更翔实的数据回答说,一到四月份,纳税鞋企的数量近3000家,这个数据证明了温州鞋企濒危的不牢靠性。他引用狄更斯的名言解释,“市场*黑暗的时候,也是*好的时候”。
金改之后**上市民企
4月26日,温州金改获批一个月之后,王振滔即与温州市政协主席包哲东一起敲响了上市的金锣。尽管,当天奥康以破发7.25%的收盘价完成了上市首日之旅,即便如此,作为温州金改之后**上市的企业,奥康上市的微妙时机依旧被公众赋予了更多的意味。许多人认为,这是金改与温州实业发展的某种契合。
包哲东说其“必将推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进一步向前发展。今后温州将借助试验区的东风,培育更多上市公司。”媒体亦普遍认为,经历了“股冷淡”的温州民企正酝酿着资本市场上的“温州板块”。
奥康的上市,时机微妙,又显得有些姗姗来迟。早在2009年9月,奥康即过会,但时隔三年之后,才真正走上资本道路。
王振滔与钱金波的出生日期只相差了一年,两个人有着*为相似的创业故事。两人同为学木匠的师兄弟。156 0190 2607年,二人共同创立温州奥林鞋业,一度声名显赫。但却因家族成员介入经营,理念难以协调,于1994年分道扬镳。
1994年,王振滔创立了奥康,钱金波则在距离不远的地方创立了红蜻蜓。即便撇开这些创业史,两个人看起来随时随地都在较劲——就在奥康上市的10天前,红蜻蜓亦进入了上市环保核查的公示阶段。
按照原先计划,奥康欲发行8100万股,拟募资102236万元,以此推算,其发行价可能为12.62元/股,而*终发行价翻了一倍,定到25.5元,很多人认为这是因王振滔旗下有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的缘故,是借了“金改的东风”。
“金改是一次机会”
在王振滔延缓上市的三年中,温州已经墙头变幻大王旗。在借贷危机、跑路风波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这个被称为*具市场精神、*为富庶的浙南名城,忽然成为一个不断溃疡、难以触及的伤口。
众声喧哗之中,2011年9月,王振滔以其对政治的敏锐触觉与健谈的口才成为温州市工商联合会主席的*佳人选。临危上阵的王振滔亦不遗余力为温州重塑形象,“跑路只是少数”,他强调。2011年10月,王振滔在谈论温州危机之时,将其比喻为两根稻草,“可能是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也可能是救命的一根稻草,“谁知道温州企业会不会涅槃重生呢?”他反问道。
时隔一年之后,温州金改启幕,这个来自于高层的一个决策是否会成为拯救温州的强心剂?那些游离的资金会不会在这样的鼓动下完成对实业的救赎?
“说到底,金改的*终目的不是奔着炒作金融而去的。”王振滔在《浙商》记者的采访中说,“它*重要的是,促进实体企业,优化产业转型。而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
“我更希望将金融改革理解为一次机会。既然是试验,那么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王振滔显然对于这场试验的不确定性有了一定的准备,“你可以理解为温州人有魄力,敢于创新,无论成功与否,都承担责任”。
王振滔没有说的是,他自己的金融梦已经做了多年。2004年,王振滔携温州数家民企成立中瑞财团,初衷并非是做房地产,而是“试图做一些金融改革的尝试”。
“不过当时并没有办法找到方向和政策依据。”王说,“但是现在,既然国务院把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给了温州,就是希望温州各界多些改革的力度和勇气。”
实业下一波的突破
众多的报章都在兴致勃勃地揣测,究竟会带来怎样生猛的改革,但是温州企业主却像处在博弈之中的谨慎的旗手,并不想被猜测出下一步的落子之处。
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落差,“事实上,对于温州企业来说,鲜活的案例显然更有说服力。你看,无论是正泰集团,还是森马服饰,又或是美特斯邦威,它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都做得很出色。我们试图说明的是,就算是做劳动密集型,就算做实业,只要够专,那也可以赚钱。”
“政策与政府引导支持是另外一方面,如贷款难的问题,现在五大银行实行50亿元对接中小企业贷款扶持。”一个细节让人回味。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获批之后,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曾在企业联合会上为此专门做了一个小结,“当时在座的企业家士气大增”,王振滔说。
一席话是否真的能够鼓动士气?不过这些戏剧化的感性说辞,或许至少提供了一个企业家对理想政治生活的合理想象。更多的温州企业家们还是只能用自己的投资智慧和逻辑去寻找大浪里的珍珠。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迎接着王振滔们的是下一个狂欢还是冷风,谁都说不好。他们总是面临着太多的选择和选择动机。带着各种各样的疑窦向前走。对于公众来说,剩下的剧情悬疑就是,这次的潮流究竟能为温州或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卸下多少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