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样的展会,基本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进入鞋类成品场馆左手边第四家,来自广州伊丝卡鞋业有限公司内销事业部总经理朱绍锋坦然地告诉网易财经,根本不会在这样的展会期待客户。
这是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鞋类、皮革以及工业设备展会**天,5个大型会馆的展厅人流量稀稀拉拉,国际鞋类成本展的会馆里更是没有见到几个买家入场。
“今年很难,比2008年还艰难。”问到今年的经营状况,朱绍峰脱口而出。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有着20年时间,从贸易商的角色转变成拥有自己鞋厂的,从外销不得不做到内销的老牌鞋厂。
“今年谁扩张规模谁是傻子”
“这个就是我们内销的新品牌,,现在外销情势不好,我们专门成立这个内销事业部。”朱绍锋指出展示台一侧较为大的标志MA&CHA说到。
朱绍锋所在的广州伊丝卡鞋业有限公司,已经有20余年历史,从贸易商起家,后来专做鞋厂,主攻出口。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他们成立了内销部,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他介绍,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企业就开始认真思考该怎么走才能走出困境。广东皮革行业目前来看还是处于从OEM(代工贴牌)到 ODM(自我设计)再到OBM(品牌输出)过渡阶段。
“但是,今年很难,比2008年还艰难。”朱绍峰谈到今年皮革行业企业生存情况时,他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目前市场上大多厂家仍然以外销为主,因此遭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今年情况更为恶劣,加工单批量减少,汇率上升加上 国内通货膨胀厉害导致今年鞋类产品普遍涨价。
“今年谁扩张规模就是傻子,2007年之前是多少人就能做多少量,订单量充足的企业,不断扩充工人。”朱绍锋表示。
他的观点,也得到另一家鞋类贸易公司董事长的证实。
“从去年年底的时候,外销的情况就不太好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内销的消费力不强劲,主要是外销欧美等地方的单都是高端产品,拿到内地市场其价格上当期区域又消费不起。”广东惠东鞋业商会秘书长以及惠东县银和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油表示。
他指出,这两年成本上上,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提升,国际市场消费力仍然不足 ,我们订单量也*多能够维持,相比往年的情况差了很多。
“原材料涨价起码10%。”陈油表示,例如牛皮,去年我们进货是25元/尺,而今年要27元/尺,一双女鞋的话,用皮量是1.2尺,一双鞋仅皮面料就要32元/双,加上其他各种成本,就算去年出厂价100元/尺来算,今年起码也要110元/尺,这样算下来,货量越大,其成本也越大。
“从今年年初的情况看,在惠东区域仅低档外销订单就下降了15%。”陈油表示,2009年国际市场卖空了,2010年,国际采购商大量采购,库存庞大,导致今年的订单量下滑。
“我们厂今年也仅能够维持平衡,去年起码都是每个月10万双的单量,今年就只有9万双的量。”陈油说,工人也从去年300多人规模缩减只有260左右。
“惠东许多鞋厂,三条生产线的现在变成两条生产线,以前有许多江西和湖南人开的鞋厂,现在基本一家都不剩了,都迁回老家,可以享受优惠政策。”陈油羡慕的表示。
中型皮革企业“进退两难”
“对于小企业来说,关了就关了,大不了找投资机会东山再起;对于中型企业来说,毕竟做了那么多年,没有太多机会再起来的可能,才是进退两难。”深圳皮革协会副秘书长刘维东告诉网易财经。
网易财经联系上刘维东时,他正带着一批厂商在江浙一带进行考察市场,寻找合适的机会。“我们5月28日号就已经出来了,下一站还准备去山东看看。”刘维东表示,今年受国内通胀影响,劳动力成本提升,原材料的涨价,而国外人民币汇率升值,企业可说是腹背受敌。
“银行也喜欢嫌贫爱富,资金源大都向大企业的资源倾斜。”刘维东表示,“皮革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们行业自身来定位的话,100-1000人工厂就已算是中型规模的厂家,因此广东的皮革基本都属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小型规模。一直以外贸出口为主,起码一半以上的企业都是以外销为主。”[next]
在于网易财经的交谈中,刘维东一直强调“政策因素”成为此次皮革行业面临困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他指出,企业利润开始下滑其实从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2006年国内经济增长出现回落,国家出台相关的调节政策;2007年新劳动法的实施;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风暴;截至目前,宏观经济一直处于政策调控状态,而广东又实施产业转移的计划,这类皮革行业的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此外加上市场的竞争 ,自身实力因素 一些企业吃不消了,就只有被迫缩减规模。”他补充。据行业协会调查情况显示,有1000多人的大厂,今年缩减到只有300人的规模。广东省皮革行业企业起码超过九成的企业不同程度的缩减规模。
刘维东说,这轮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还是政策变化太快,受影响的中小型企业应变能力差。如果政策稳定一些的话,一些优惠政策落实起来,企业也会受益。
另外,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也成了这些企业不得不说的“痛点。”
“今年你为了赶订单,不得不高薪请人。”朱绍峰说,2007年期间,工厂招聘一个新人,试用期1000元,转正加200-500不等,但一般1200他也能接受;但现在稍微做了一些年限的工人 ,起薪就每月3000—5000元,技术工更是高达每月4000多以上。
除了难招,还难管理“现在工人很难管理啦!不敢炒他,炒了他又怕找不到人;又不敢让他多加班,还耽误订单时间。”陈油用着他拿一腔广东话很无奈的说道,只要你炒他,不到十分钟他就可以在隔壁厂上工。
业内人士初步估算,经过4年时间,其劳动力成本平均涨幅40%,加上原材料的涨价,劳动密集型行业*大支出的两项成本上涨50%。
中小品牌只敢“微涨”价格
网易财经在广州摩登百货,天河城百货等鞋类品牌专柜发现,去年百丽旗下思加图品牌价格在700-800元之间的,今年基本都提升到1000元以上,而所谓的牛皮材质其用料不到一个1平方分米的量。
“今年在各大商场里面看到,大一些鞋类品牌,今年新款基本都很少在400元价位,而是在600元甚至以上的价格更多。”伊丝卡鞋业有限公司内销事业部总经理朱绍锋表示,今年又流行罗马款式,做工非常繁复,成本也高,如鞋类*大的销售商百丽,今年其鞋类价格普遍涨价20%。
据了解,大品牌由于自己的设计、做工以及消费者认可等优势,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即使终端涨价,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购买。不过,中小品牌在涨价方面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税收、运输等成本的高涨,一双中低档位的鞋,涨价都在5-8元/只 。”朱绍锋说。
“对于一直从事外销的企业来讲,不可能将鸡蛋放在 一个篮子里面,只有分散投资,才能降低风险。”朱绍锋说。基于这个理念,他们公司才成立了内销部,开始做国内市场。
“现在不出去找机会,难道等死吗?”深圳皮革协会副秘书刘维东无奈表示,在政府的各种调控下,只有牺牲企业的利益,在2008年时候,就已经关了不少企业。现在这样只能是更快的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现在我们是必须要出来,来看看江浙一带情况是怎样的?看是否有各种可能的合作机会。”刘维东告诉网易财经,广东省企业内外销基本是四六开,想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竞争更为激烈现在企业只有维持心态,提高利润的做法,保证相对稳定的销量,缓解销售压力,只有向外转移机会。
“很多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导致不少企业人员不敢动,有钱也不敢投。”采访快结束时,朱绍锋意味深长表示,预计6月份过去,起码好多企业都要倒闭